Category: 2020

膠袋: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2020年7月09日《明周》在大嶼山水口淨灘,看到圖中又長又破的膠袋,不禁想:真像披着白袍的索命幽靈,糾纏着死不放手,要奪紅樹的命。這樣令人戰慄的場面,在泥灘不難看到,放到世界各地也毫不稀奇。被纏上的,有時是紅樹、有時是海龜、有時是鯨豚海狗……

每日一蘋果 膠粒遠離我?

2020年7月10日 微塑膠無處不在。首次有研究發現,蔬果逃不掉微塑膠入侵;其中在受檢測的蘋果樣本中,平均每克含有近20萬粒的微塑膠,就是說咬一口也可能同時吞掉數十萬粒,衝擊了「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固有健康觀念。

國王的膠樽

2020年6月25日《明周》屋苑回收箱的飲品膠樽,都送到回收場嗎?有傳媒做了測試,在膠樽內裝入GPS追蹤器,分別擺放在十四個私人屋苑的回收箱,結果顯示九個屋苑(64%)的膠樽「步入歧途」,終點竟是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

垃圾徵費「胎死腹中」令廢物問題雪上加霜 環保團體促請政府亡羊補牢落實回收減廢政策

(2020年6月22日新聞稿) 立法會垃圾徵費條例草案委員會今早以7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終止於本屆立法會任期內審議《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垃圾徵費),正式宣告審議兩年的垃圾徵費條例,壽終正寢。綠惜地球等個環保團體對此表示極度失望,政府曾在2013年訂定「2022年將人均垃圾棄置量減至0.8公斤」的目標,但近五年的人均垃圾棄置量連年上升,回收率連年下降,未能通過垃圾徵費令本港廢物問題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