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2019

Only genuine actions will lead us to plastic-free. Leading Confectionery Brands should Act immediately

(2020年6月10日新聞稿) 香港2019年預先包裝糖果產品 (朱古力、香口膠、糖)生意額達41億元,但同時消耗掉3.4億個塑料外包裝,當中還未計入獨立包裝。本會指出,糖果塑料包裝沒要求用上統一的塑料、不少還使用複合物料、而大部分包裝欠缺回收標示,或被食物污染,近乎不能回收,往往淪為垃圾。

通識題:除蓋回收利多於弊?

(2020年5月28日專欄) 如題,回收飲品膠樽要先擰走瓶蓋嗎?這個命題,答案可以很兩極,歡迎思考自主作答。說要拿走者,指瓶蓋、瓶身,瓶身招紙分屬不同材質,混在一起影響再造質量,主動分開既盡綠色公民責任,又可增加回收再造效益,何樂而不為?

戴著腳鐐起舞?

(2020年5月30日報導) 看過《垃圾圍城》、《塑料王國》這兩部紀錄片,一定讚嘆導演王久良的能量。他的影片不單感動觀眾,還撼動中央,促使北京斥資上百億元整治周邊數百座違規堆填區,並且收緊了國家的洋垃圾進口政策,改變全球垃圾貿易的格局。王久良並非官二代、也沒靠山,連大學都沒唸完,卻在中國體制下贏得這張亮麗的成績單,殊不簡單。

大欖山火的哀歌

(2020年4月26日專欄) 前一周星期五(17 日)晚飯期間,行山朋友傳來元朗公庵山一帶的山火消息。心裏即時想:「又山火?」這數個月來山火頻生,幕幕驚心,一不是大型長命火,就是以往甚少發生山火的漂亮郊野點,如城門針山、西貢嶂上等,也燒起來。朋友傳來的照片中,雖只見黑漆的山線和熊熊烈火,還是一眼認出15 年前曾在此處附近植樹。

綠色復甦之路 不要浪費「好危機」

(2020年5月16日報導) 去年,有家網上醫療保健服務公司股價低見28.55元,勁蝕7.5億元。然而,疫情後大家轉以綫上問診,今年4月23日股價攀升至123.3元的高位。乘着視訊工具行情見好,該上市公司成功開拓東南亞市場,報載光是在印尼,每日便接獲近萬次綫上諮詢,較疫情前急增一倍。

灰濛濛中看到綠?

(2020年5月14日專欄) 水龍頭大開,水缸滿瀉,大家提着杯碗瓢盆賣力掏水,滿頭大汗之際回過頭來,看到滿溢的依然滿瀉。邀環保圈朋友看火熱登場的紀錄片《The Story of Plastic》,看畢,幾位朋友私下說「好灰」。

讓印度拾荒者渡過難關

(2020年4月30日專欄) 印度人拉瑪一家最近的正餐餐單是這樣的:熟飯上撒點鹽。對於嗜茶的印度人而言,早餐沒奶茶說不過去,但沒錢加奶添糖,唯有飲淨茶了事;然而泡在水裏的茶葉,也因為泡太多次,淡得差不多跟清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