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濛濛中看到綠?

The Story of Plastic

水龍頭大開,水缸滿瀉,大家提着杯碗瓢盆賣力掏水,滿頭大汗之際回過頭來,看到滿溢的依然滿瀉。
 
邀環保圈朋友看火熱登場的紀錄片《The Story of Plastic》,看畢,幾位朋友私下說「好灰」。其中原因,是看見製造即棄塑膠的水龍頭既大且猛,大家再努力,都只是杯水車薪。
 
那水龍頭,很放肆。
 
二○○○年,即棄塑膠產業出現第一次衰退,業者在已發展國家嘗不到肥肉,於是轉向新興市場進發。片中剪輯了Dow Chemical行政總裁Jim Fitterling的訪問:「你必須去改變市場消費行為,人們漸漸從無包裝的新鮮食物,改成購買包裝處理過的食物。」
 
對印度人來說,這是從慣吃新鮮食物,被「改造」為慣吃預先包裝食物的過程,無中生有地製造塑膠需求。可悲是,很多發展中地區如中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等,根本欠缺設施處理這些短命膠,更遑論回收,於是通通被歸咎為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的黑手。這些國度的廢物收集設施欠佳,當然難辭其咎,可是,跨國企業明知那些國家欠缺相關基建,仍然傾銷即棄塑料產品,更該被罵,更該承擔環保責任。
 
然而,一談到環保責任,不少跨國企業都持雙重標準。影片裏,有人在比利時商店查看Head & Shoulders洗髮乳,看到樽身清楚標明可以回收,並且列明製造商必須付款處理。可是,同樣的品牌來到印度,片中人手上的同一款商品卻換上無法回收的複合材質包裝,有關生產商回收責任的字句更乾脆消失。公道嗎?
 
陶氏化工、蜆殼、埃克森美孚、台塑等石化大戶於二○一九年初組成「終結塑膠廢棄物聯盟」(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投入十五億美元興建回收及處理塑膠廢物的設施。看起來很有承擔嗎?但影片披露,全球石化產業計劃花費一百三十倍以上的鉅資—二千多億美元—興建三百多座石化工廠。十五比二千,很小的杯子,老大的龍頭,根本無力招架。
 
近年多了有關塑膠垃圾的紀錄片,但多側重回收及環境影響的末端環節,《The Story of Plastic》卻從塑膠的生命周期談起,並且以重筆墨揭示石油及石化產業這兩條大水龍頭導致塑膠災難的關鍵角色。
 
簡言之,這是一部向即棄塑膠源頭宣戰的紀錄片,試圖為灰濛濛的現況中,殺出一片綠。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0年5月14日《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