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新聞稿)戶外燈光約章(下稱「約章」)自2016年訂立以來,環保署於2017年至2020年接獲有關光污染的投訴數字不跌反升,可見自願性的約章未能對症下藥。今日環境及生態局公佈更新版約章及2021年底完成的顧問報告,文件可見: www.eeb.gov.hk/tc/resources_publications/reports/report-energy.html。
Category: 2022
綠惜地球歡迎增加膠袋徵費及收緊豁免 促政府每三年檢討法規
(2022年10月19日新聞稿) 立法會今日通過上調購物膠袋徵費至一元,並取消對冷凍食品以及非氣密包裝食品等豁免,綠惜地球對此遲來的議決表示歡迎,期望能如當局預期減少25%的購物膠袋棄置量。即使達標,亦應設下定期檢討機制。
綠惜地球就施政報告之回應
(2022年10月19日新聞稿) 廢物收費政策即將在明年推出,特首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時提出,會「研究立法要求大型屋苑和屋邨及戶數較多的單幢住宅樓宇,分類收集可回收物並交予回收商處理。」綠惜地球歡迎有關提議,認為在增設回收設施及確保回收品出路下,能大幅提升回收量;而住戶知悉廢品會交予回收商,亦可增加參與回收的信心,一舉兩得。
綠惜地球歡迎政府提早規管即棄塑膠餐具
(2022年10月18日新聞稿)環境及生態局今日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預告,當局將提早至2023年第四季實施首階段規管即棄塑膠餐具措施,綠惜地球表示歡迎,但就提醒當局應將規管同時涵蓋外賣平台,並訂立清晰的即棄餐具減量目標,以便公眾監督減塑成效。
環保L查理斯
(2022年10月14日 專欄) 提起英王查理斯三世,你想到什麼?世上在位最久的皇儲、與戴妃及卡米拉皇后的感情瓜葛,抑或是為鋼筆漏墨而「發脾四」?我想到的,倒是一位前衛的環保L。
當心只講回收的人
(2022年10月3日 專欄) 今日講「生產者責任」。
香港槍會再度脫罪 本會促槍會善盡預防及清理射擊垃圾責任
(2022年10月3日新聞稿)警方就香港槍會涉嫌違反《火器及彈藥條例》票控香港槍會持牌人周啟承,案件雖然表證成立,不過西九龍裁判法院暫委裁判官劉漢泓今日宣判,指控方未能在毫無合理疑點的標準下證明被告干犯傳票上的控罪,判被告罪名不成立。
民心所向 別再落新加坡之後 紙包飲品盒納入「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2022年9月26日新聞稿)就近日爆發的回收再造紙包飲品盒危機上,綠惜地球促請政府把握「千載難逢」的時機,在正草擬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草案中加入管制紙包飲品盒,為健全回收及再造產業注入強心針。本會指出,競爭對手新加坡上周中公布的飲品生產者責任制公眾諮詢,亦提議會逐步管制紙包飲品盒等所有飲品容器,香港政府就勿再落人於後。
完善生產者責任法規 激活回收產業
(2022年9月24日 專欄) 本周初爆出回收廠喵坊(Mil Mill)廠址無法續約事件,輿論指政府未有關顧回收再造業者,導致本港年底後可能失去唯一處理紙包飲品盒的回收廠,有關包裝將由資源頓成垃圾;坊間更發起行動,呼籲將用後的紙包飲品盒郵寄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辦公室,促請局長正視問題。
膠袋徵費去哪兒?
(2022年9月3日 專欄) 「慳得一蚊得一蚊」是某連鎖大型超市2008年的廣告口號,時至今日依然深入民心。在這個物價高昂的社會,一元或許買不到甚麼,但每當提及加價,那怕是一元幾毫,升斗市民依然肉緊,膠袋徵費就是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