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膠樽和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下稱計劃)將於2月24日呈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委員會今日(2月18日)上載文件顯示,計劃並沒有訂立確實推行日期。多個環保團體認同政府就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共同法律框架進行立法,惟當局未有在文件提出計劃確實的實施日期,回收目標亦過於軟弱。我們重申政府必須從速實行有效的飲品膠樽和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把飲品容器廢物減到最少。
(2023 年 12 月 6 日 評論) 最近百事可樂登上國際新聞,原因卻不是業績驕人,反倒是因為膠廢嚇人。
(2023 年 11 月 28 日 新聞稿)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於 11 月 28 日討論「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共同法律框架。 新的生產者責任計劃首先會涵蓋塑膠飲品容器和紙包飲品盒,然後再擴展至充電池、汽車電池、輪呔等產品。
(2023 年 11 月 1 日 評論) 行政長官李家超剛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雖然對環境政策着墨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當局似乎會祭出「生產者責任制」來遏止塑膠飲品容器和紙包飲品盒繼續氾濫。
(2023 年 6 月 18 日 新聞稿)全港首個最大規模的準食品級 (rPET) 塑膠回收設施塑新生有限公司 (New Life Plastics Ltd),四月中暫停生產。
(2022 年 10 月 3 日 專欄)今日講「生產者責任」。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