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最近表示將會就膠樽和紙包盒生產者責任計劃立法,期望年內完成立法。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細節繁瑣,令人難以快速掌握。不如回歸本質,從字面拆解其意義:生產者、責任、計劃。這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讓我為大家逐一說明。
(2025 年 2 月 21 日 評論)近年氣候變化越來越來嚴重,按香港政府的資料,建築物佔全港用電量約90%,逾60%的碳排放來自建築物耗能相關的電力生產,因此建築物的節能工作是城市舒緩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政府倡導節能多年,2022年的《施政報告》主動提出要以2018-19年作基準,在2024-25年度提升政府建築物的「整體能源表現」6%。「節能期」行將屆滿,到底節能情況為何?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claiming plastic bag levy revenues are just some options available instead of cutting public services
(20 Nov 2024 SCMP) Despite the recent attention-grabbing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he US, the catastrophic flooding in Spain still managed to capture some headlines.
(2024 年 11 月 8 日 評論)韓國憲法法院早前裁決宣佈該國現有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有所不足,引起了廣泛關注。
(22 Oct 2024 SCMP) As the city lags behind in climate resilien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more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