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林優化計劃 植林優化計劃

植林優化計劃

建立原生樹林加種本地樹苗,豐富香港郊野公園生物多樣性,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更多食物和棲息地

images

植林優化計劃簡介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的樹林幾近全禿,政府開展大規模植林工作,由於不少地方環境條件欠佳,故引入適應能力較強的外來先鋒樹木品種加快綠化進程。

八十年代之前,外來樹種仍是主流,例如台灣相思、紅膠木、愛氏松(濕地松)等,它們更被稱為「植林三寶」,因為它們能在瘠地快速生長,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成了植林的常用樹種,在香港郊野被廣泛種植。

這些「外援」先鋒樹木品種雖然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但這些植林區現正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同時間一起老化和壞死、生長空間不足等,部份外地樹種更有排他特性,令其他植物難以在林下生長,所以這些樹林的物種多樣性通常不高,原生樹種自然更新的速度也十分緩慢。

為了提升植林區的生態價值,增加生物多樣性,漁農自然護理署於 2009 年開始展開了「植林優化計劃」,疏伐已老化的台灣相思、白千層、桉樹等外來樹種,再種植本土樹苗和進行樹木護理工作。

 「綠惜地球」自2016年加入計劃,與漁護署和公眾合力建立原生樹林,並每年申請新的優化地點。透過加種本地原生樹苗,豐富香港郊野公園的植物多樣化,為野生物種提供更多食物和棲息地。截止2025年,我們的優化工作覆蓋共16個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定的植樹場。


統籌

  • logo

支持單位

  • logo

贊助


(2017-2021) (2020-2024) (2025- )

(2023-2028)


  

(2017-2021) (2018-2022) (2019-2023) (2021-2025) (2022-2026) (2023-2027)

logo

(2021-2026)                                                    


我們的樹林故事

1號場

2 號場

3 號場

4 號場

5 號場

06 及 07 號場

8 號場

09 及 10 號場

11 號場

12 號場

13 及 14 號場

15 及 16 號場

1號場

1號場

清水灣郊野公園 - 釣魚翁郊遊徑

此樹林在 1999 年底曾經歷山火,政府分別在 2000 年及 2001 年以植樹進行修復,當時種了近二萬棵樹苗,三成半為本地品種,以木麻黃、台灣相思等佔優勢。我們於 2017 年重返樹林,加種本地樹苗,亦輔以施肥和除草。

2 號場

2 號場

清水灣郊野公園 - 釣魚翁郊遊徑

早年政府部門在此種植台灣相思,以作為將軍澳堆填區旁的分隔帶林地,在2004 年再由公眾義工協助種植了一萬棵樹苗,六成為本地品種,可惜由於受海風影響,多年來外地樹種(特別是台灣相思)佔盡優勢。我們於2017年重返樹林,加種本地樹苗,亦輔以施肥和除草。由於生長迅速的野草對新種植樹苗構成巨大挑戰,我們向漁護署申請延長優化工作期至2024年, 以確保本地樹苗能茁壯成長。

3 號場

3 號場

(3號場)清水灣郊野公園 - 釣魚翁郊遊徑

樹林位於西貢三尖之一釣魚翁山腰,舊有樹林建立於大概千禧年,以台灣相思、耳果相思為主,夾雜桉樹木麻黃。林底長有帶刺的攀援植物,碎石滿佈的泥土也增加了種植的難度。

4 號場

4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元荃古道

這個位於石龍拱元荃古道旁的樹林同樣是於千禧年代建立的。位置居高臨下,可飽覽荃灣一帶及三橋景色(青馬大橋、汀九橋、昂船洲大橋)。上世紀時政府種植了外來品種,如台灣相思耳果相思木麻黃,現時它們成為本地小樹苗的擋風屏障。這樹林也是野牛的家,選擇樹苗時也需考慮牛牛會否把樹苗吃掉。

5 號場

5 號場

清水灣郊野公園 - 上洋

這是綠惜地球在釣魚翁郊遊徑上的第四個植樹場,位於上洋。樹林有一半位於極為陡峭的斜坡上,在2003年的種植活動時,官方就選種了大葉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耳果相果(Acacia confusa)一類適應力很強的外來樹種,長大成林後,高大的相思樹總是把林底遮得陰暗,泥土上也鋪滿厚厚的落葉,難以進行自然演替,於是我們於2018年起開展林務工作,加種本地樹苗以及清除雜草。

06 及 07 號場

06 及 07 號場

城門郊野公園 - 草山

此樹林位於麥理浩徑 M133 標距柱附近。現時林內佔半是 2000年代種植的台灣相思(Acacia confusa),近幾年經歷了霜凍及颱風山竹的破壞,這些外來樹有部分健康開始轉差,故我們在樹林加種本地原生樹木及植物,包括猴子喜愛的果子,也種了漂亮的開花樹種,例如紅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提供更多種類的花果,吸引更多生物,希望提升這裡的生物多樣性。

8 號場

8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自然教育徑觀景台

由於該紅膠木林 (Lophostemon confertus)在1990年和2014年經歷了山火,現時林內的樹主要是山火後重生但十分脆弱,常常被颱風吹斷的紅膠木,而底層植物則多是蕨類的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e)和俗稱炮仗草的鱗子莎(Lepidosperma chinense),他們的生長和蔓延速度均十分快,不利其他品種生存。故我們在樹林多種了存活率和抗力較高的樹種如大頭茶、嶺南山竹子以及牛耳楓,以有效提升這裡的生物多樣性。

09 及 10 號場

09 及 10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圓墩郊遊徑

這兩個相連的植樹場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圓墩郊遊徑上,30 多年前建林時,以種植外來品種紅膠木(Lophostemon confertus)為主,據觀察,部分紅膠木曾經歷過山火,在重生後更易折斷,不少出現斷枝,也漸現老態,林底長滿厚厚的芒萁,令本土植物難以在林底自然繁殖。我們在進行種植準備工作時,已發現林內有野生動物的蹤跡,故此在林內引種更多本地植物,提供多樣花果,吸引更多野生動物作為棲所。

11 號場

11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近圓墩民安隊營地

此樹林同樣以外來品種紅膠木(Lophostemon confertus)為主,但小山坡上,也有成熟高大的楠屬樹木及凹葉紅豆,成為林中的地標樹。植樹場地勢呈傘狀窩型,種滿各種小樹苗後像一個別緻的小花園,公眾義工在參與林務活動後,往往會在此席地野餐休息。

12 號場

12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近圓墩民安隊營地

位於圓墩民安隊營地附近,原有的紅膠木樹林明顯呈現老化,出現斷枝、蟻患等,土地也比其他植樹場乾涸。我們邀請公眾認養種植本地樹苗,種植本地樹種如青岡﹑牛耳楓﹑梅葉冬青﹑山蒲桃﹑珊瑚樹等,透過更頻密的定期保養行動包括清理雜草及加肥,以提高樹苗的存活率。

13 及 14 號場

13 及 14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圓墩郊遊徑

整個植樹場分為上部和下部。上部原是紅膠木林,旁邊是大片竹林,我們參考之前在附近植樹場吸取的經驗,選種多種耐陰的樹苗。而植樹場下部則原本以白千層樹木為主,該處是泥土較為濕軟,雨季更會被水淹,成為沼澤,所以我們選了多款親水樹種例如水翁山蒲桃等。

15 及 16 號場

15 及 16 號場

大欖郊野公園 - 圓墩郊遊徑中段

位近C6307標距柱,這兩個林地的優化工作是我們於2025年的重點項目。即使林地有一半是陡峭的斜坡,但當中大量的台灣相思(Acacia confusa)健康開始轉差,部份已呈現病態和有倒塌風險,正正反映了植林優化的必要性。完成植樹後的林地不單能提升生物多樣性,亦可優化郊遊徑的景色。

images

如何改造樹林?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改造過程需時至少五年。
跟一般的植樹活動環境不一樣,所有過程都是在現有的樹林內進行,參加者需在林中穿梭參與各項植林、護理或研究活動,對大部分的公眾朋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植樹體驗。

步驟1

步驟1

先畫訂植樹場範圍

步驟2

步驟2

策略性地把場內老化及遮蓋林底陽光的外地樹種移除

步驟3

步驟3

植入原生品種

步驟4

步驟4

每年進行生長監察及樹苗護理(例如除草施肥)

步驟5

步驟5

定期進行生態研究了解成效

本地樹種

虎皮楠

虎皮楠

學名
Daphniphyllum pentandrum
  • 花期:3 - 5 月
  • 果期:8 - 11 月
韓氏蒲桃

韓氏蒲桃

學名
Syzygium hancei
  • 花期:7 - 9 月 
  • 果期:10 月
猴歡喜

猴歡喜

學名
Sloanea sinensis
  • 花期:9 - 11 月 
  • 果期:6 - 7 月
青岡

青岡

學名
Cyclobalanopsis glauca
  • 花期:4 - 5 月 
  • 果期:10 月
珊瑚樹

珊瑚樹

學名
Viburnum odoratissimum
  • 花期:3 - 8 月 
  • 果期:5 - 9 月
山蒲桃

山蒲桃

學名
Syzygium levinei
  • 花期:7 - 9 月
  • 果期:2 - 5 月
嶺南山竹子

嶺南山竹子

學名
Garcinia oblongifolia
  • 花期:4 - 5 月 
  • 果期:10 - 12 月
閩粵石楠

閩粵石楠

學名
Photinia benthamiana
  • 花期:3 - 5 月 
  • 果期:7 - 12 月
刨花潤楠

刨花潤楠

學名
Machilus pauhoi
  • 花期:2 月 
  • 果期:4 - 5 月

樟

學名 
Cinnamomum camphora
  • 花期:4 - 5 月 
  • 果期:10 - 11 月
小葉青岡

小葉青岡

學名
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 花期:5 月
  • 果期:10 月
土蜜樹

土蜜樹

學名
Bridelia tomentosa
  • 花期:幾乎全年
  • 果期:幾乎全年
楓香

楓香

學名
Liquidambar formosana


  • 花期:3 - 6 月
  • 果期:7 - 9 月


楊梅

楊梅

學名

Morella rubra

  • 花期:4 月  

  • 果期:6 - 7 月

華南青岡

華南青岡

學名

Cyclobalanopsis edithiae

  • 花期:4 月
  • 果期:10 月
細軸蕘花

細軸蕘花

學名
Wikstroemia nutans

  • 花期:11 - 12 月

  • 果期:3 - 5 月

梭羅樹

梭羅樹

學名
Reevesia thyrsoidea

  • 花期:3- 4 月

  • 果期:6 - 10 月

梔子

梔子

學名

Gardenia jasminoides

  • 花期:3 - 7 月  

  • 果期:5 - 2 月


梅葉冬青

梅葉冬青

學名

Ilex asprella

  • 花期:3 - 4 月

  • 果期:4 - 10 月

假蘋婆

假蘋婆

學名
Sterculia lanceolata


  • 花期:4 - 5 月   

  • 果期:8 - 9 月

茶

學名
Camellia sinensis
  • 花期:10 - 2 月  

  • 果期:8 - 10 月

紅花荷

紅花荷

學名

Rhodoleia championii

  • 花期:2 - 4 月

  • 果期:5 - 8 月

紅皮糙果茶

紅皮糙果茶

學名

Camellia crapnelliana

  • 花期:12 月

  • 果期:6 - 9 月

米碎花

米碎花

學名
Eurya chinensis

  • 花期:12 - 1 月

  • 果期:3 - 5 月

朱砂根

朱砂根

學名

Ardisia crenata

  • 花期:5 - 6 月

  • 果期:10 - 12 月

石斑木 ( 車輪梅 )

石斑木 ( 車輪梅 )

學名
Rhaphiolepis indica


  • 花期:3 - 6 月  

  • 果期:7 - 8 月

凹葉紅豆

凹葉紅豆

學名

Ormosia emarginata

  • 花期:5 - 7 月
  • 果期:10 - 12 月
牛耳楓

牛耳楓

學名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 花期:4 - 6 月

  • 果期: 8 - 11 月

水翁

水翁

學名
Cleistocalyx nervosum

  • 花期:5 -  6 月 

  • 果期:8 - 9 月

木荷

木荷

學名

Schima superba

  • 花期:6 -  8 月 

  • 果期:10 - 12 月

小果鐵冬青

小果鐵冬青

學名

Ilex rotunda Thunb. var. microcarpa

  • 花期:3 - 5 月

  • 果期:12 - 2 月

大頭茶

大頭茶

學名

Polyspora axillaris

  • 花期:9 -  10 月
  • 果期:11 - 12 月

如何參與?

成為個人義工

立即捐款認養本地原生樹苗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