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6日 評論)環境局過去承諾的減廢大計泡湯,減量和回收目標均不合格,最近又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其中「零廢堆填」四個字,最吸引我。...
(2021年03月05日專欄)這是一則「帶眼識數字」的警世文,附帶一個記者幾年前尋根問柢挖出來的一段故。它源於環境局近日的一段話:「觀乎過去十年間的宏觀數據,香港的都市固體廢物產生量由二○一○年的六百九十三萬公噸,降至二○一九年的五百六十七萬公噸,減少了18%。」廢物產生量減少,總算有交代,該開香檳了嗎?...
(2021年2月22日新聞稿) 綠惜地球指出,2019年香港棄置15.5億個飲料膠樽,但出口回收率卻只得慘不忍睹的0.5%,故歡迎政府今日發表「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並促請當局盡早完成諮詢,開展立法程序,讓生產者承擔應有的回收責任,同時避免塑膠資源淪為垃圾。...
(2021年02月20日 評論)收到一張大額支票,卻沒填上兌款日期,你心裏會踏實嗎?環境局在農曆年前提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減廢及回收目標,前者期望每日人均廢物棄置量能減少40%至45%,後者回收率則追上55%。數字看上去都不錯,不過就是沒訂明兌現年期。...
(2021年02月18日專欄)考考大家,用完的紙餐具,你會扔到裝廢紙抑或裝塑膠的回收箱嗎?開估前,先說近兩年人人喊打的即棄塑膠,逼得國際餐飲巨企一一另覓出路。其中對策,就是改以紙餐具來替代部分塑膠,但姿勢多於實際。因為即使只替換了少部分餐具,但是一個紙杯、一根飲管、一個紙托盤,疊加起來,依然是海量。而這海量的紙餐具,也湧進我城了。...
(2021年2月8日新聞稿)環境局無法達成2022年減廢及回收的目標下,今日提出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新的減廢及回收目標,前者期望廢物棄置量能減至40%至45%,回收率則提升至55%。綠惜地球指出,當局提出六方面的行動方案,當中實質是依仗焚化爐,期望額外多興建多一座焚化設施,每日處理6,000公噸或近六成的都市固體垃圾。...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