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新聞稿) 綠惜地球自去年連番施壓下,促成香港槍會承諾清理射擊垃圾及重金屬污染,惟槍會態度未見積極。葵青地政處回應本會表示,署方已向香港槍會發出警告信,並把警告信送予土地登記冊註冊,也就是「釘契」。若情況沒改善,根據條例,署方有收回土地的權利。綠惜地球促請當局訂下清理「死線」,對違者採取嚴厲的法律行動,讓污染者承擔責任。
月份: 2021 年 11 月
明日大嶼環評工程項目簡介「工程凌駕環境」硬闖首關 15個環保及關注團體促請環保署否決
(2021年11月23日新聞稿)為期兩周的「明日大嶼」環評工程項目簡介(下稱簡介)公眾諮詢,將在後日(25日)結束。15個環保及關注團體批評,政府迴避公開關鍵的決策文件及進行完整的策略性環評,偷步提交簡介硬闖環評程序,此舉將忽略工程與鄰近發展帶來的累積環境影響,嚴重低估對海洋生態的破壞,甚至漠視環境局《香港氣候行動藍圖》的碳中和目標,是「工程凌駕環境」。團體將去信促請環保署否決簡介,守住環評程序第一道關卡,並呼籲公眾把握諮詢期表達意見。
Making buildings more energy-efficient is a quick way for Hong Kong to reach its carbon goals
(21 Nov 2021 SCMP) Many high-level climate conferences have been held in the past quarter of a century, from the first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1) held in Germany in 1995 to the most recent held in Scotland. COP26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last chance for nations to join together in tackling the biggest crisis facing humanity.
感謝曹仁超
(2021年11月9日專欄)我攝取環保資訊的途徑,環保網站和相關組羣自不在話下,但另一主要來源,是經濟刊物和財經版。經濟媒體主力報導股票、外匯、經濟政策和分析數據,表面上跟環保風馬牛不相及;但只要有商機,商界便願落本做研究,發放相關訊息,因此不難在財經版看到綠色市場趨勢,或從商品價格起落間管窺資源分配大局。若相信可持續發展,就不該只顧環境,忽視經濟和社會的因素,才能知己知彼,尋找可以推動環境改善的交集點來出力。
地球續升溫 各國相煎何太急?
(2021年11月6日 評論)「如果我們無法應對氣候危機,下一代將不會原諒我們。」第26屆氣候峰會上周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揭幕,主辦國英國首相約翰遜開幕致辭,呼籲各國為全球增溫控制在1.5度合作。如果氣候峰會是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中的「意若思鏡」,會展現照鏡者內心最強烈的慾望,觀乎目前各國減少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停止濫伐林木的承諾等,映照出的不見得是為下一代謀求福祉,而是爭持不下的利益瓜葛。
山徑問:大家可否唔好咁趕時間呢?
(2021年11月03日文章)遠足山徑是引領市民接觸和欣賞大自然的渠道,香港人喜愛郊遊,卻很少留意腳下的遠足山徑其實也需要愛惜和好好管理。綠惜地球自2016年開始關注山徑保育,眼見部分天然山徑急速損耗,水土流失,有些更無奈地被鋪上石屎,難重返昔日美麗,越來越多人喜愛郊野活動既是事實,但有些行山、跑山的習慣,你又未必圍意所帶來的累積影響。
有目標無細節 全民減碳從何開始?
(2021年10月16日 評論)本港10月內懸掛兩個八號或以上的颱風信號,相當罕見,對上一次已經是1974年。颱風「獅子山」及「圓規」造成多區水浸,甚至人命傷亡。在氣候危機下,颱風的強度增加,如果下次淹沒岸邊鐵路站甚或過海隧道,帶來的經濟損失及傷亡,想想也不寒而慄。
能源震撼下的氣候談判
(2021年10月31日專欄)一連十三日的全球氣候變化峰會,今日開局。然而,暫時攤得出來的,卻只有一手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