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11 月

香港槍會逾年未清理射擊垃圾遭「釘契」 綠惜地球促請地政總署定清理死線違者收地

(2021年11月18日 新聞稿) 綠惜地球自去年連番施壓下,促成香港槍會承諾清理射擊垃圾及重金屬污染,惟槍會態度未見積極。葵青地政處回應本會表示,署方已向香港槍會發出警告信,並把警告信送予土地登記冊註冊,也就是「釘契」。若情況沒改善,根據條例,署方有收回土地的權利。綠惜地球促請當局訂下清理「死線」,對違者採取嚴厲的法律行動,讓污染者承擔責任。

明日大嶼環評工程項目簡介「工程凌駕環境」硬闖首關 15個環保及關注團體促請環保署否決

(2021年11月23日新聞稿)為期兩周的「明日大嶼」環評工程項目簡介(下稱簡介)公眾諮詢,將在後日(25日)結束。15個環保及關注團體批評,政府迴避公開關鍵的決策文件及進行完整的策略性環評,偷步提交簡介硬闖環評程序,此舉將忽略工程與鄰近發展帶來的累積環境影響,嚴重低估對海洋生態的破壞,甚至漠視環境局《香港氣候行動藍圖》的碳中和目標,是「工程凌駕環境」。團體將去信促請環保署否決簡介,守住環評程序第一道關卡,並呼籲公眾把握諮詢期表達意見。

感謝曹仁超

(2021年11月9日專欄)我攝取環保資訊的途徑,環保網站和相關組羣自不在話下,但另一主要來源,是經濟刊物和財經版。經濟媒體主力報導股票、外匯、經濟政策和分析數據,表面上跟環保風馬牛不相及;但只要有商機,商界便願落本做研究,發放相關訊息,因此不難在財經版看到綠色市場趨勢,或從商品價格起落間管窺資源分配大局。若相信可持續發展,就不該只顧環境,忽視經濟和社會的因素,才能知己知彼,尋找可以推動環境改善的交集點來出力。

地球續升溫 各國相煎何太急?

(2021年11月6日 評論)「如果我們無法應對氣候危機,下一代將不會原諒我們。」第26屆氣候峰會上周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揭幕,主辦國英國首相約翰遜開幕致辭,呼籲各國為全球增溫控制在1.5度合作。如果氣候峰會是英國小說《哈利波特》中的「意若思鏡」,會展現照鏡者內心最強烈的慾望,觀乎目前各國減少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停止濫伐林木的承諾等,映照出的不見得是為下一代謀求福祉,而是爭持不下的利益瓜葛。

山徑問:大家可否唔好咁趕時間呢?

(2021年11月03日文章)遠足山徑是引領市民接觸和欣賞大自然的渠道,香港人喜愛郊遊,卻很少留意腳下的遠足山徑其實也需要愛惜和好好管理。綠惜地球自2016年開始關注山徑保育,眼見部分天然山徑急速損耗,水土流失,有些更無奈地被鋪上石屎,難重返昔日美麗,越來越多人喜愛郊野活動既是事實,但有些行山、跑山的習慣,你又未必圍意所帶來的累積影響。

有目標無細節 全民減碳從何開始?

(2021年10月16日 評論)本港10月內懸掛兩個八號或以上的颱風信號,相當罕見,對上一次已經是1974年。颱風「獅子山」及「圓規」造成多區水浸,甚至人命傷亡。在氣候危機下,颱風的強度增加,如果下次淹沒岸邊鐵路站甚或過海隧道,帶來的經濟損失及傷亡,想想也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