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文章 新聞文章

新聞文章

人均廢物棄置量重上巔峰 登千禧後高位 減廢夢勢幻滅 疫後垃圾量恐更失控

datetime2022-12-29
分類
標簽
images

(2022 年 12 月 29 日 新聞稿)環保署公布《2021年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下稱都固報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為每日1.53 公斤,較2020升6.25%,是自2000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同時重回2018年、即疫情前高峰。綠惜地球(下稱本會)認為數據顯示政府減廢政策失效,憂慮疫情過後,廢物量只會與日俱增,促請政府務必於2023年落實都市固體廢物徵費,達至源頭減廢。

綠惜地球發言人表示:「2021年疫情未過,廢物量已大爆發回到高位。隨着防疫措施完全鬆綁,日後各項經濟活動恢復時,預視垃圾量將更失控。」

家居回收量升幅疲弱

整體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為31%,較2020年輕微上升3個百分點。然而,家居廢物的回收率僅上升1個百分點至20%,仍處於低位。本會指出,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綠在區區,惟最終回收成效強差人意,證明僅依靠6仔店作回收主幹,成效有限。同時,被視為減廢源頭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遲遲未落實,市民欠減廢回收誘因,令回收率持續低迷。

廚餘年年有餘 廢塑膠搶佔榜眼

與往年一樣,廚餘仍佔最大比例,達30%,較 2020年增加 5.6% 。其中工商業廚餘人均棄置量更由 2020年的每日 0.10 公斤增加 至 2021年每日 0.15 公斤,升幅達50%,增幅驚人。其次是廢塑膠,佔21%,從2020年都固棄置量的第三位,超越廢紙至第二位,而其回收率則只得10.89%。

廚餘問題根深蒂固,縱使環保署於2021年推展更大規模的「 廚餘收集先導計劃 」,廚餘棄置量仍增5.6%。即使上屆政府擬興建的5至6間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全數落成,亦僅消化全港約一半的廚餘。本會促請當局在地增設處理量較少的處理設施,同時引入黑水虻等成熟方案,多管齊下對應廚餘的挑戰。

廢塑膠方面,撇除「其他」類目,膠袋佔比最高(36.1%);其餘依次為膠餐具(9.6%)、膠樽(8.7%)。除膠餐具外,其他兩項的棄置量均上升。(見下表)

2021年香港主要都市固體廢物

新階段膠袋徵費將於後日(31日)落實,本會盼能有效遏抑膠袋使用量。然而,針對塑膠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計劃(PPRS)仍只聞樓梯響。本會呼籲PPRS須盡早上馬,並將按樽金額訂於一元水平,才能對應膠樽污染問題。

總結而言,面對疫情後經濟活動全面復甦,報復式消費恐再現,前環境局《資源循環藍圖》開出2022年人均都固廢棄置量0.8公斤或以下的目標恐怕落空。本會促請政府正視廢物圍城問題,從政策及教育著手減廢,而非依靠焚化設施逃避。 

傳媒查詢:
張雅婷 高級項目主任
劉祉鋒 總幹事
電話:37088380

我們重視您的隱私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增強您的瀏覽體驗,提供個性化的廣告或內容,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通過點擊“接受所有”,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