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政策評論 Press Release & Policy Opinion
(2023年4月1日 專欄) 加拿大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Outliers》提出「1萬小時定律」,意指要讓某項技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就必須要練習1萬小時;但若解決迫在眉睫的塑膠污染,1萬小時可以嗎?
(2023年3月24日 專欄) 好心做「膠」事,莫過於此。
(22 March 2023 SCMP)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adopted by all United Nations member states in 2015.
(2023年3月10日 專欄) 在印度,每有高官或外賓到訪,城鎮通常會重新粉飾街道,填平地上坑洞等,讓自己變得體體面面。二月上旬,孟買官員出新招迎接總理莫迪—灑水。灑水為何事?原來孟買踏入冬季,大部分時間被霧霾籠罩,潑濕街道和大樓,是期望能壓下空氣中的污染灰垢。
(2023年3月11日 專欄) 近年掀起全球減塑潮,彷彿有望遏止塑膠污染,但《紐約時報》環保記者Somini Sengupta前陣子一篇題為「猜猜看?是更多塑膠垃圾」(Guess What?More Plastic Trash)的報道,潑出一大盆冷水。她揭示了「不方便的真相」:2021年全球合共用了1.39億噸即棄塑膠,較2019年大增600萬噸;至於高喊入雲的口號「回收、回收!」根本成效不彰,大部分塑膠製品的回收三角符號都是騙人的,「回收萬能論」說穿了是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