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ROOM
(2022年4月4日 新聞稿)綠惜地球「惜山競走」(Green Hero Challenge) 進行的郊野山徑垃圾調查,在統計約15,000件垃圾後,發現紙巾、煙頭佔比最高 (各佔21%),食物包裝 (20%) 緊隨其後。若計入濕紙巾、(濕)紙巾包裝,「紙巾類」數量高達4,592件,佔總量的32%。
(2022年3月18日 專欄)這故事的序幕,由「十個救火的少年」說起。朋友聽說海洋垃圾排山倒海,於是某年暑假約了六位友人到石澳「考察」,發現正灘乾淨得很,目測垃圾桶比垃圾多。轉到後灘,卻發覺一地膠樽、打火機、膠樽蓋。僅僅一小時,便清理出五百多個樽蓋。「原來灘岸好多垃圾,是真的,不僅僅是外國發生的事。」
(20 Mar 2022 SCMP) The approach of World Water Day on March 22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worldwide, some
(2022年3月21日 聯團新聞稿)發展局以加快土地供應為由,綑綁式提出多項壓縮法定程序的修例建議,矛頭直指公眾參與。12個環保及關注團體今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反駁,政府房策失誤,包括行政低效、漠視棕地發展潛力等,才是拖慢土地及房屋供應的罪魁禍首。團體警告,大幅削弱公眾參與或引起司法覆核,貪快得慢;而明文確立「先填海後規劃」,恐重蹈西九填海區「填海造地曬太陽」覆轍,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促請當局先撤回目前提議,並針對團體指出的問題癥結進行修訂,廣泛諮詢公眾。
(2022年3月5日 評論)第5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周三(2日)通過議決,務求在兩年內完成談判,並制定管制塑膠污染的條約。相關條約一旦出台,將會是首條規管塑膠之害的國際條約,難怪UNEA主席Espen Barth Eide形容:「這一天將被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