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閂水喉
- Category
- Keywords
(2023 年 4 月 7 日 專欄)幾年前與某環保團體話事人同行,對方喜孜孜說「天降橫財」,稱有知名企業主動開出大支票,條件是替企業回收飲料膠樽。他沒告知金額,但我心裏有數。我怎麼那麼篤定?因為,這家企業找過我們。
這個金額可不是小數目,對當年還是草創階段的敝機構來說,足夠養活全體同事、付屋租,以及繳交半年燈油火蠟的帳單。沒收下這筆資助,並非我們嫌錢腥,而是有件事說不過去⋯⋯
眼見浴缸快滿溢了,你會用盆子在旁邊盛水,抑或直接關掉/關細水龍頭?聰明如你,答案不言而喻。然而,面對即棄塑膠的大量生產,世人卻把回收當「盆子」,效果如何?且看香港政府近年公布的塑膠回收數據:二〇一八年是7%、二〇一九年8%,到了二〇二〇年,數字才僅踏進雙位數的低標門檻的11%,代表香港人每用掉一百件塑膠製品,當中只有十一件能「幸運」地落入回收系統,其餘絕大部分的八十九件通通淪落堆填區、郊野或海洋。別以為只有香港不濟,原來全球的平均塑膠回收率也所差無幾,介乎9%至12%之間。
你可能納悶,香港不乏回收設施,從公私營屋苑、購物商場、公園、街市、公共垃圾站、體育館到綠在區區等起居處所都有,但回收成績卻依然差強人意。箇中關鍵,是生產的水龍頭超大,出水也猛,無論我們如何奮力在末端盛水,結果也只是杯水車薪。
我們需要的,是向源頭端高喊「樓上閂水喉」;而關掉/關細水喉,並不代表完全「絕膠」。說穿了,塑膠本身可以不是問題,有問題是虛耗資源濫製、用完即棄的「短命膠」。
言歸正傳,當年我們沒斷言拒絕那知名企業,而是提出反建議。既然目的是拯救膠樽,不如把工作攤分為二,一半是協力回收(這是企業該承擔的責任),另一半則透過推出固定及流動的斟飲設施,鼓勵顧客自備容器買水,既能循源頭減塑,也開創較永續的走塑銷售模式。
根據我們三年來超過二百場的淨灘統計,在眾多撿獲的飲料瓶中,三分之二都是膠樽水(例如蒸餾水、礦泉水等),其餘是汽水、果汁、運動飲料和茶類等。我們未必能夠自製可樂、維他奶、寶礦力,卻可輕易在家裏、辦公室的茶水間、公共設施的飲水機等取得飲用水,而這也是最易實踐減塑的切入點。
岔開說,我在台北看到,無論捷運站、百貨公司、部分的超市和食肆都有提供免費的斟飲水設施,帶個小水瓶便可輕鬆上路;而走到山徑、海邊,撿到的膠水樽比例並不高,相信跟便利的飲水設施不無關係。
道理說完,企業的取態已寫在前面。合作不來,不代表我們不繼續施壓游說。不久之後,香港幾家龍頭飲品公司相繼推出販售自動斟飲水機,其中太古可樂便承諾設置三百部。
我們是沒了一桶金,卻把水龍頭稍微的關細一點,雖然距離解決浴缸滿瀉的問題,仍有漫漫長路。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2023 年 4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