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膠樽品牌年度報告 繁簡體品牌各佔一半 (附短命膠品牌調查短片)


(2019年6月2日新聞稿) 海洋每年被迫吞食800萬公噸塑膠垃圾,而飲品膠樽長年高踞淨灘垃圾數量前列,是有代表性的海廢監測指標。綠惜地球過去一年進行了43場淨灘行動,清點共11,321個飲品膠樽,發現華潤集團旗下的內地品牌怡寶最多,其餘依次為全球飲品巨企可口可樂、本地的維他及屈臣氏,還有第五位的康師傅。
 
綠惜地球自2018年7月起開展「短命膠」的廢飲料膠樽品牌調查,在25個地點進行共43場淨灘,涵蓋港島、新界及離島,總計撿獲11,321個膠樽,在可識別品牌的7,945個中,整理出287個牌子。餘下3,376個膠樽,因脫落樽身招紙及/或瓶蓋等原因,無法計算。
 

 
若只計算繁體字品牌,維他超越可口可樂居冠,加上排名第三的屈臣氏,則頭三位的比例,高佔繁體字膠樽3919個的75%。
 

 
除了品牌排名,綠惜地球更得出以下發現:
 
發現一:膠樽來源上,簡體及繁體字品牌叮噹馬頭,各佔48%,餘下不到4%為其他語言,反映三面環海的香港灘岸深受內地垃圾影響,不容掉以輕心。
 

 
中國是全球製造最多海洋塑膠垃圾的國家,有責任正視問題。治本要四管齊下:1. 盡早推出飲品及包裝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2.未有法例前,要求怡寶、康師傅等品牌訂定進取的減塑目標;3. 加強廢物收集及回收的基礎建設;及4. 加強粵港政府甚至大灣區合作,做好監督及通報,防堵廢塑料等生活垃圾落入河川、大海。
 
全球龍頭飲品商先後訂出減塑措施,本地飲品巨頭可樂、維他、屈臣氏去年底亦承諾2025年回收7至9成售出的飲品容器,本會呼籲內地飲品商勿落人於後。
 
至於香港,飲品膠樽回收率長年低迷,2017年只有6.8%。綠惜地球促請環保署盡早完成膠樽生產者責任法規的顧問研究,提出立法對策。
 
發現二、在飲品分類上,汽水、果汁、茶等「非水」類別只佔33% (2,580個),而礦泉水、蒸餾水等純水產品則高佔67% (5,151個)。
 
本會提醒,只要大家自備水樽,社區增設更多斟飲水設施,純水類產品廢膠樽量便可大幅減少。飲品商亦應改變銷售模式,廣設斟飲設施,取代即棄容器。
 
本會強調,全球每秒鐘平均賣出2萬個膠樽飲料,全屬「短命膠」包裝,回收少棄置多。最有效方法是源頭減廢,購買可免則免,若真要使用,請妥善回收。
 
為有效應對海洋垃圾,綠惜地球呼籲:
1. 公眾及團體響應「短命膠品牌調查」,持續監督塑料包裝業者減廢走塑,詳情:http://greenearth.org.hk/plasticwaste/
2. 除膠樽外,本會正擴大調查範圍至所有廢塑料包裝品牌,結果八月公布;
3. 6月8日 「世界海洋日」,本會將在船灣淡水湖副壩進行淨灘及品牌調查,歡迎公眾報名參與。
詳情: https://forms.gle/Zs6JyxofxXNypdBN7
 
過去一年的淨灘地點:
港島:鶴咀垃圾灣、石澳大頭洲 (情人橋)。
新界:元朗下白泥、屯門龍鼓灘、荔枝窩、吉澳、沙頭角烏石角、大埔沙欄、三門仔、元州仔公園石灘、船灣北副壩石灘、西貢白沙洲、羊州、竹角、小棕林、枕頭洲。
離島:大嶼山東涌河、大澳、水口、東平州、周公島、南丫島榕樹下村及白鴿坑、東龍島雞魚氹及南堂尾。
 
鳴謝參與單位及個人:
上山下海執垃圾、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美麗海岸關注組、郊野小精靈、搞乜東東、Trailwatch、環保觸覺、東龍洲 颱風善後義工組、YC Leung、海洋拾荒者Kitti 、Kammy Lai。
 
傳媒查詢: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 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 項目主任 章詠雯 37088380
 
短命膠品牌調查短片:

 

 

山竹後檢到的這個飲品膠樽,用的仍是金屬樽蓋,至少有30年歷史
 

可樂產品的廢膠樽,是海洋垃圾常客
 

可樂產品的廢膠樽,是海洋垃圾常客2
 

廢膠樽品牌第一位:怡寶
 

義工正進行品牌調查
 

本地最多廢膠樽的品牌-維他
 

一地都係維他純水膠樽
 

義工揀選膠樽進行品牌調查
 

眼前大部分的廢膠樽,均屬怡寶
 

眼前大部分的廢膠樽,均屬怡寶-2
 

分揀品牌中
 

在東龍島,半晝便清出上千個膠樽,好誇張(圖片提供:東龍洲 颱風善後義工組參與者)
 

在東龍島,半晝便清出上千個膠樽,好誇張(圖片提供:東龍洲 颱風善後義工組參與者)
 

沙灘膠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