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家中的減廢大將軍

經過一個月無外傭的生活後,家中終於出現「後遺症」,就是重用的膠袋缺貨,每天垃圾桶換袋,都要翻箱倒籠找合適的袋子。
 
外傭姐姐服務多年,一向落力減廢回收,只是即使自備購物袋,還是難免從菜市場帶回不少食物包裝袋、麵包袋,足夠我們用來裝垃圾。而這次「出事」,太太是始作俑者。
 
雖說我在環保團體上班,但在家中身體力行實踐減廢的,是太座。家裏最大的廢物來源,要數買菜燒飯。自太太當上伙頭大將軍後,每日游走街市,出門總有兩個環保袋傍身:一個裝蔬果和乾貨;另一個則裝了可重用的膠盒,用來盛肉。就這樣,家中膠袋買少見少,到最後甚至缺貨。然後,家中添了一道風景:晾曬洗滌後的膠袋重用。
 
一個人少用幾個膠袋,對人類整體面對的大環境有多大用處?我不敢說,但倒清楚,如果每位香港人每日少拿一個膠袋,一日便可以節省七百多萬個;反過來說,大家隨手多拿一個,一天便添七百萬個。這樣一來一回,便是大數目。
 
我家社區也有超市,但我們盡量不光顧,一來想多幫襯小店,二來是超市太多包裝垃圾,特別是用完即棄的塑料托盤。最近,我們倆口子到超市觀察塑料托盤使用情況,發現無論是蔬果抑或肉類,幾乎無托盤不歡。預備一頓飯餐,隨時用掉幾個。問題是,我們吃的是盤子上的食物,又不是吃塑膠。我們比較幸運,至今仍有選擇,可以不幫襯超市買濕貨,用腳投票,反對「綑綁」即棄塑膠垃圾的銷售方法。奈何現在連領展轄下不少街市的肉檔,也發現使用即棄托盤,害得要「走塑」也更困難。
 
想來也覺荒謬:托盤上的番茄,我們一晚吃完,但剩下的塑料分量,扔到堆填區後,不知道要待上幾百個寒暑,才會灰飛煙滅。
 
我不確定有多少產品被這些塑膠托盤「綑綁」,於是邀請兩位城市大學的實習生幫忙,在三間超市做了四次調查,觀察在一個小時內,消費者購買的物品中含即棄塑料托盤的情況。結果在375位消費者中,57%(214人)有即棄托盤,平均每人有1.7個。而最多的一位,有6件托盤,包括4盒肉類及2盒蘋果。沒有托盤者共43% (161人)。
 
我家在減廢上並沒有什麼獨步丹方,有的話,大概只是:不能重用的,盡量拒用/買,特別是用完即棄的用品;用到不能再用者,要麼轉贈,要麼拿去回收,盡量做個負責任的綠色公民。說到這,不得不說聲:謝謝老婆。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3月12日《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