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News Articles

改善環評制度 管制光污染

datetime04 Jun 2022
Category
Keywords
images

(2022年6月4日 專欄)走在繁華的商住區,抬頭滿目招牌燈光。說招牌燈光,而非燈光招牌,因為燈光「妹仔大過主人婆」,以奪目之勢光照四方,而受害最深的,往往是旁邊的基層劏房戶,那怕房燈全關,仍然「身陷光芒」;然而,香港的光污染還算「公平」,沒貧富之分,豪宅戶也可以是苦主。

豪宅「身陷光芒」 減價3成始租出

筆者曾探訪尖沙咀某高尚住宅的受害者,甫打開大門,「迎賓」的是窗外某冷氣品牌LED廣告牌的強光;好戲在後頭,轉到客廳及主人房,窗景是剛啟用的商場,以及其外牆上直幡般的LED電視,重複播放着閃爍的影片;既然是臨海豪宅,定必有維港「靚景」–對岸大大小小的屋頂招牌燈光。

這樣的處境,不禁想起處理過的另一個豪宅個案:戶主要三度降價,才有租客願意入住此「光天化日」的單位,而減價幅度竟達3成。試問哪位業主,想成為下一個光污染苦主?

香港城市密度高,過度照明帶來的滋擾和耗能問題愈顯嚴峻,必須有可量化的標準才能對症下藥,惟香港在相關法規上卻一概欠奉。環境局在2016年推出《戶外燈光約章》,設下晚上熄燈時間,吸引5,000多個商戶、物管公司及學校等參與,不過約章只屬自願性質,並無強制性,以致環保署對污染者僅能勸導、提供改善建議、派傳單……簡而言之,政策可說是淪為「無牙老虎」。

實施自願約章 無減光滋擾個案

事實上,約章實施後,本港光滋擾數字不跌反升,由2016年的335宗,升至2018年高峰477宗,至2021年回落到353宗,仍然高於2016水平,反映光靠約章,無法對應問題。

管制光污染並非新鮮事,香港綠建環評(BEAM Plus)早在2004年已將此納入綠色建築標準,並多次更新;近日,綠惜地球、香港科技大學及工程顧問團隊更將3年來光污染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布,當中論及在香港商住混合下,如何模擬計算光害影響,以便選擇合宜緩解措施。

可以預見,隨着政府在郊野地區推出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大型發展項目,光污染問題極可能轉趨尖銳,若不早在規劃階段守住防綫,待大型照具裝上屋頂或外牆,恐將出現更多光害下的無奈居民。

設可接受光度標準 確立評估方法

說到守住防綫,《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稱《環評條例》)是針對大型工程項目污染防治的重要把關機制。環保署在本月起,就改善《環評條例》程序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參與,而綠惜地球等10個環保組織,周三(1日)便促請當局將管制光污染要求納入條例,堵塞漏洞。

舉例說,《環評條例》可參照綠建環評及國際做法,為不同區域設立可接受的光度標準,確立光污染評估方法,並對燈光裝置的光度、顏色及安裝設定準則;若項目對公眾或生態構成影響,應由項目倡議者提出緩解方案,再由獨立顧問監察成效。

環保署正就《環評條例》收集公眾意見,鼓勵大家在6月30日或之前將想法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劉兆朗

綠惜地球 高級項目主任

2022年6月4日 經濟日報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serve personalized ads or content, and analyze our traffic.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consent to our use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