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桶的宿命
- Category
- Keywords
(2022 年 12 月 9 日 專欄)「我哋走喇!」市區的路邊三色桶近月相繼貼出這標示,並附上「此回收桶將於xx月xx日後撤離」的訊息,意味服務市民二十四年的三色桶,將於今年內陸續退場。
三色桶設立的原意,包括建立公眾回收分類的習慣,具教育功能。但多年下來,它──特別是塑膠回收桶──卻經常淪為反面教材,舉如被誤放垃圾、變得髒兮兮的總是滿瀉,又或者承辦商遭揭發把裏頭的回收品當垃圾扔掉⋯⋯
從三色桶收集回來的,佔全港總回收量不足0.1%,但不能因量少而漠視這些桶子的亂象,以為微不足道。相反,它們是市面最容易接觸的回收設施,在市民心中早具象徵意義,原本最適合在日常生活中「說好回收故事」,偏偏它們長年管理失當表現欠佳,直接影響公眾對政府分類回收工作的觀感和信心。正因此,申訴專員公署才在二〇二〇年底主動調查,促使環保署採取退場安排。
路邊回收桶的存在,彷彿有種宿命。
很多人都會憑着自己對回收的詮釋而做分類,覺得桶子既要接收塑膠,便該同時收集未喝完的汽水瓶、剩下很多珍珠的奶茶杯、「拮」完魚蛋燒賣剩下帶醬汁的食物托盤等。政府經常強調乾淨回收,可是總有貪方便的人把髒髒的、未吃喝完的、未及清洗的通通投進回收桶,以為完成環保責任,殊不知這有如投進一陀「老鼠屎」,足以污染整個桶子內的乾淨回收物。況且,只要有人開始亂扔,其他人便容易依樣葫蘆,把亂七八糟全部餵進回收桶。心理學叫這作「破窗效應」,只需要一個輕率的領頭人,便成為事情敗壞的開端。
回收桶不是垃圾桶,也不該是垃圾桶。申訴專員公署的報告指出,環保署轄下三色回收桶在二〇二〇年的回收率雖高達64%,看似相當成功,但只要細心檢視,便會發現餘下36%中有極高的比例,很可能都是受污染的廢品,甚至是無公德心者亂扔的垃圾。
朋友都知道我對垃圾桶和回收桶「情有獨鍾」,不論在香港或外地,出差還是旅行,都經常在路上駐足,認真觀察這些設施的運作,同時推敲公眾的使用方式。至今我有一個小小的總結:在沒人管理下,回收桶往往一團糟。即使是號稱全球回收模範生的台北,不少路邊回收桶的髒亂程度都堪比垃圾桶。不相信的話,我有兩年多的台北相片記錄。
要打破宿命,回收桶不能放在小食店林立之地,不然各式未經清洗的即棄餐具和容器鐵定會塞滿桶子;放到住宅區或有人管理的場所比較有效,像是私人會所、體育館、屋苑大堂等,即使沒人站崗,也有無形約束,可減少誤/亂投。「破窗」機會愈低,回收桶能發揮的功效愈大。
我認同鬧市的路邊回收桶是時候謝幕一鞠躬,不過環保署不能拋下「我哋走喇」便拍拍屁股走人了事,因為最快來年便實施垃圾收費,到時大家便會問環保署,回收配套在哪?足夠嗎?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2022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