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水」的減廢成果

(2021年03月05日專欄)這是一則「帶眼識數字」的警世文,附帶一個記者幾年前尋根問柢挖出來的一段故。
 
它源於環境局近日的一段話:「觀乎過去十年間的宏觀數據,香港的都市固體廢物產生量由二○一○年的六百九十三萬公噸,降至二○一九年的五百六十七萬公噸,減少了18%。」
 
廢物產生量減少,總算有交代,該開香檳了嗎?
 
且慢,因為我們該都熟習「魔鬼在細節裏」這老梗了。先釐清定義。政府引述減少18%的是「廢物產生量」,它其實是總稱,指的不僅是丟到堆填區的「棄置量」,還得加上進入回收系統的「回收量」,二合為一。所以,要減少廢物產生量,比起單單增加回收率更加需要施政決心,配合重量級政策支持,從源頭做起。然而,環境局這些年許下的減廢目標通通「肥佬」,何來亮麗的成績單?
 
為弄清狀況,我整理了二○一○至二○一九年的數據,看到「廢物產生量」確實自二○一○年起出現跌勢。然而,仔細再看,會發現兩個情況。第一,棄置在堆填區的垃圾(即棄置量)幾乎逐年增加,從來未被成功壓抑;第二,二○一○年的回收量出奇地高,比率達到52%,但隨後急速回落,二○一九年的回收量較高點大減至少一半,回收率跌剩29%。如此說來,政府官員口中的「廢物產生量」減幅,只源自回收量的大幅下挫。
 
二○一○年的回收成績單上,有三百六十多萬噸廢品,當中廢塑料超過四成,而塑膠回收率更創下69%的紀錄,高得不可思議。懷着同樣疑問的,還有記者鄭思思。她盤點高近七成的塑膠回收率,想像港人每用十件塑膠製品,便回收當中七件。這合乎她對現實的認知嗎?港人真的那麼熱中回收?我們真的在一年間用了一百五十七萬噸的塑膠量?她認真調查,最後揭發這原是一場數字幻術,香港政府把從外國進口的廢塑膠,通通算進本地的回收量,錯誤地推高本地回收率。也就是說,二○一○年的回收量抑或回收率,都有「發水」情況。
 
鄭思思進一步追查,發現進口的廢塑膠中,髒兮兮和混雜垃圾的比率可高達一成,最終只能當垃圾扔掉。報道在二○一三年出街,同年有回收業總會代表在立法會上指出,每年有逾三十萬噸入口的碎膠和泥土殘渣,最終會被運往堆填區填埋。環境局反駁,指相關估計基礎薄弱。
 
回看那十年間的廢物數據,二○一四年,環保部門終於修訂統計定義,不再把入口廢料算進本地回收那筆帳,讓回收數字「回復正常」。要問的是,當局把二○一○年「基礎薄弱」的發水數字,拿來昭告這十年間廢物產生量減少了18%,是試圖為減廢不力平反嗎?難道不算是有心誤導?如此一來,還剩多少可信度?
 
我期望當局有堅實數據,告訴大家每年落入堆填區的洋垃圾,究竟有多少,同時力證政府有做好把關。然而,在二○一七年底中國收緊進口回收品的政策後,我服務的機構綠惜地球發現,香港工業垃圾棄置量不尋常地大增20%,相當於一年添了三千三百三十三個標準貨櫃量或一千一百零九公噸。我們擔心數字急升與洋垃圾有關,曾經向當局善意提醒,但未獲正視。待二○一八年,我們再揭發工業垃圾量進一步激增25%(一千三百八十公噸)。
 
常說香港工業式微,真的產生了那麼多工業垃圾?我們還想追蹤二○一九年的數據,沒想到環保部門的廢物監察報告,刪除了相關統計欄目。
 
「帶眼識數字」之前,首先要有公開公正的數據,假若後者欠奉,即使再多幾個像鄭思思的記者,要評估問題的嚴重性時,也無從入手。資訊自由從來都是開放社會的基石,特別在今時今日。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1年03月05日 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