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在陽光下的企業環保責任

海洋每年被迫吞食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這些究竟都是什麼廢物?多得全球淨灘活動累積的數據,讓大家知悉十大海洋垃圾包括煙頭、膠樽、膠袋、膠樽蓋、飲管、發泡膠餐具等等。
 
然而,若果我們對海洋垃圾的印象就此打住,難免被這膠樽、膠袋、甚至煙屁股等空泛名詞限制了想像,無法鑽深一層,理解它們背後隱藏的信息。這樣說有點玄,但只要留意一下過去兩年全球興起的廢塑膠品牌調查運動,便會明白所以然。
 
廢塑膠品牌調查,是不直接扔掉收集得來的垃圾,而是先檢視包裝上的信息,譬如哪些牌子的塑膠產品最多?多少屬難以回收的複合物料?會否有「唔等使」的過度包裝?是本地製抑或海漂產品?
 
這樣「驗屍咁驗」,無疑令調查過程變得繁瑣,但梳理出來的資訊,作用頗大。例如,去年公布、在四十二個國家進行的二百三十九場灘岸垃圾品牌調查,清點出十萬計的塑料包裝垃圾,發現來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及雀巢三大國際商品的廢塑料垃圾量高佔所有能識別品牌垃圾的14%,名列前茅。當中佔量最大,要數飲品膠樽。
 
絕大多數的飲品膠樽屬PET料,即回收編號1號的物料,既可以回收,回收價值也高。不過,只要參與過品牌調查都會知道,被廢棄到海邊和郊野的PET膠樽非常多,反映了「可回收」和「實際回收」之間存在很大距離。我們用實際數據來反證:歐美等發達地區的PET瓶回收率分別只有29%及48%,即是過半膠樽沒進入回收系統,反而落入堆填區和自然環境。香港的PET瓶回收率就更教人汗顏,2017年僅得6.8%,即九成以上沒有回收。
 
透過品牌調查,能具象地呈現「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嚴重落差,刺激大家反省和追問「膠樽」背後──例如那些赫赫有名的跨國大企面對失控的海洋塑料垃圾,怎能以一副好像「唔關我事」的態度來洗脫?
 
品牌調查就是把企業行為攤在陽光下,不容它們躲到暗角迴避環保責任。說白了,這是一場要求企業提高透明度的運動。
 
過去一年,綠惜地球在廿五個灘岸進行了四十四場廢PET品牌調查,並寫成報告,為香港的海洋垃圾作記。至於全球的廢塑膠品牌調查報告將於10月22日公布,且看今年又有哪些國際巨業要在傳媒鎂光燈下,面對環保責任的詰問。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10月3日《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