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贏走塑戰 須防幕後黑手反撲


圖片提供:端傳媒
 
才不過幾年前,即棄塑膠產品被視作方便、衞生的代名詞,這兩年卻忽然變成過街老鼠。聯合國發表強硬聲言,指即棄塑料垃圾是當下最嚴峻的污染挑戰之一,又向海洋塑料垃圾宣戰。有誰料到,這場塑料運動會席捲全球,翻起那麼大的波瀾?
 
英國首相文翠珊毫不客氣把塑膠喚作「災害」(scourge),提出取締即棄包裝的長遠目標;歐盟更進取,上周議決各成員國須於2021年前禁止使用飲管等十種即棄塑膠產品,2025年前把膠樽回收率增至9成,處理廢物的成本由製造商分擔。
 
微膠粒充塞動物肚子 公眾動氣了
 
英國《衞報》周二(13日)刊登5,000多字鴻文《倒膠運動——我們為何暴怒?它會帶來改變嗎?》(The plastic backlash:what’s behind our sudden rage–and will it make a difference?),梳理這場聲勢一時無兩的環保運動,並將之媲美為20多年前的臭氧層及酸雨運動。作者Stephen Buranyi指,BBC去年底播放自然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當中有塑料網纏着海龜,絕望中死亡;還有從信天翁屍腸裏掏出的破塑料,這些令人難過的畫面衝擊神經,為整個系列節目帶來前所未有的「效應」:電台和政客收到多如雪花的查問:「大家可以如何解決塑料問題?」公眾,動氣了。
 
Buranyi特別提到,2015年是個關鍵年,當年大家發現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以環保見稱的Body Shop等大企業,打從90年代中起在上千計的清潔及護理產品中,灌入微膠粒,並且沿着下水道沖進大海,充塞野生動物的肚子。人們叩問,這些產品設計的缺陷,為甚麼要由大家承擔後果?明顯地,公眾氣上加氣。
 
70年代走塑運動 敵不過政治游說
 
過去,人們對於膠袋隨風飄,膠樽、發泡膠遍布灘岸的現象,頂多「眼冤」,現在卻愈發感到「埋身威脅」(menace)。這種心態轉變,拼發出驚人的運動能量。2015年,美國國會考慮禁制化粧品加入微塑膠,得到共和、民主兩黨支持;漣漪所及,英國也通過類似禁令。
 
別以為企業少派幾枝飲管、超市多開一條無塑通道,大家就自覺勝利在望。《衞報》作者溫故知新:二次大戰後,塑料產品大規模生產,70年代,膠樽等即棄產品浩浩蕩蕩闖入尋常百姓家。其時,社會對短命膠嗤之以鼻,紐約市政府倡議向膠樽徵稅,美國國會辯論全面禁用無法再用的容器,夏威夷甚至在1977年禁用膠樽。對抗塑膠,彷彿勝利在望。然而,石化、飲品、包裝業界絕非省油的燈,透過政治游說和訴訟等手段把這些努力一一扳倒,並且用兩道板斧反敗為勝。
 
塑膠不斷增產 回收率怎會高?
 
第一,把處理即棄品的責任,由業界推卸給市民大眾,即是歸咎垃圾蟲。為強化論述,業界還以環保為名支持成立民間團體Keep America Beautiful,動員淨灘淨山行動,卻從不鼓勵大家追問:是誰製造那麼多用完即棄的塑膠垃圾讓大家撿?
 
第二,呼籲大家做好家居回收,而回收責任同樣僅限於普羅市民,而非企業。事實上,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產品,在90年代突破一億公噸,現在已經大幅攀升到3.4億公噸,可是回收率卻不成比例地低於10%。回收固然重要,可是在持續不斷增產下,它怎會是治本良策?
 
作者強調,打塑料運動這場仗,務必要揪出躲在背後的石油/化、餐飲、包裝等黑手,推動其走改變生產模式,承擔生產者應負的環保責任。倘若現在的運動能量能夠持續,待2040年每日減耗200萬桶石油,達致走塑減碳的雙重效益,那才是真正的勝利時刻。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11月17日《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