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吃到蛀牙的經濟學

剛過去的立法會選戰,選舉事務處替候選人免費寄發了5,000萬封競選單張,按耗紙用量,相當於砍掉12,000棵樹,成為斬樹推手。明明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日用品,可是選舉事務處堅持落後,始終不提出協助電郵宣傳的選項,令全港選民眼巴巴看着大量競選單張塞滿信箱,以及大量未拆封的通函被扔到垃圾桶。

 

但這次我並非要談選舉宣傳,反想藉此機會回應一位大報記者的提問:「我上司話,多印宣傳單張是好事,可以刺激經濟,才是可持續發展。」

 

我認真說,我的回覆擺明挑機,請記者如實反映:「請你上司多吃糖,吃到蛀牙,然後睇牙醫,同樣可刺激經濟,增加GDP。」我雖挑機,但非刻意批評,尤其記者上司的想法無疑出於香港所謂的主流價值--我們必須提出不同想法來刺激討論。譬如說,蛀牙是個人的事,但競選單張消耗資源(紙張)卻是眾人的事。

 

那種主流想法,很符合我城的發展思路:「生產–消費–棄置」。經濟愈好,消耗的資源愈多,隨著時日流逝,要處置的垃圾問題愈棘手。這也解釋了香港的人均垃圾製造量,怎麼會不成比例地,遠遠高於東京、台北、首爾等亞洲城市。

 

這樣的線性增長模式,除了帶來廢物危機,還必須要對成本上升的挑戰。當木材、作物、礦物等自然資源成本上升,自然削弱商品的競爭力,影響經濟增長。

 

在過去數年,歐盟便不斷探索「循環經濟」的生路。這概念是要把過去的線性發展路徑,轉成有利資源再用的循環迴路,以增加資源使用效益,同時減少浪費。請別以為這只是做好回收就算,它涉及更多上游工夫,包括從產品設計開始,減少不必要包裝、增加產品耐用性、並且考慮維修和拆解回收的需要。這些都做全了,最後才講回收。

 

香港缺乏製造業,無法全盤照搬歐洲的發展模式,但其善用資源的思路,肯定值得借鑑。我們要突破線性增長模式的局限,關鍵切入點是在產品/資源被扔進垃圾桶和回收箱之前,就得出手搶救。不然,它們只能注定了的歿入堆填區,或者遭降級回收(downcycling)。

 

舉例說,香港三個大型展覽場地,每星期產生海量的展覽垃圾,卻鮮有人推動綠色展覽,鼓勵重用二手物料,堵塞資源淪為垃圾的漏洞。這樣的概念並非天方夜譚,在海外也非新鮮事,只是此城過去因循線性思路,新思維無人問津。

 

這個搶救,還包括提倡共享文化,例如近年漸見風氣的freecycle。過去民間組織推動超市捐贈未過期食物予基層市民,減廢之餘促進社會關懷,同樣是很好的共享方案。看這次立法會選舉,朱凱迪提出改革垃圾站,變身「資源共享中心」,就值得探討。

 

香港絕對有路走出循環經濟的死胡同。這些路徑,不會是焚化爐式的條條大路,反而是社區中延綿不絕的洋腸小徑。小徑雖小,匯合起來卻有力量。當然,你也可以像那位傳媒上司般,覺得無必要搞那麼多大龍鳳。但繼續走現時的發展舊路的話,任誰都看得出來,路,很快會走到盡頭。

 

明周 2016年10月8日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