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時裝價平換季快 製造大嘥鬼

有電子傳媒揭發,香港主要的回收舊衣商,大量棄置公眾善心捐出的衣物。很多捐贈者以為,舊衣會送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卻原來絕大部分會賣到發展中國家。說白了,這是一門生意。
 
既然是生意,怎麼會「倒米」扔掉,尤其是當中不乏頗新的衣物?一般來說,回收到的衣服,會分門別類,先撿走破壞爛的,部分棉料打成「威士布」,供應車房使用。剩下的四季衣裳,便出口東南亞及中國大陸,而牛仔褲、薄夾克最受歡迎。然而,隨着內地需求下降,加上「綠籬行動」出台,限制輸入受污染物品,意味關上大閘,斷了冬衣的主要門路。
 
大量舊衣物 被回收商棄置
 
至於東南亞的市場,部分山區溫度低,對冬衣有一定需求,但需求最大的,仍然是夏季衣服。在缺乏出路下,大家就較易理解鄉郊垃圾站前,怎麼會不時出現大堆衣履鞋襪。棄掉回收衫,自然會影響回收商收益;但相較於賣不出貨帶來的倉存成本,業者自會做出利潤最大化的決定。按環保署2014年數據顯示,每噸舊衣出口價達6,073元;2013年更高,有8,538元。相對之下,當下出口一公噸PET塑樽只得1,500元來說,舊衣生意的利潤,相當吸引。經常聽到有人說香港市場規模細,難成氣候,但這個說法,未必適用於回收舊衣業上。
 
環保署統計又反映,香港每日丟掉接近300公噸舊衣,由家家戶戶扔出來的高佔211公噸,工商業貢獻其餘的82公噸。若果把這些衣物納入回收渠道,生意額可不得了。話說回來,向發展中國家傾銷低價二手衣物,遺害可以甚深,近年較受關注的,是擊潰當地本來就脆弱的成衣業,直接衝擊經濟及就業發展。
 
速食時裝盛行 港大量棄衣
 
歸根究柢,導致香港大量棄置舊衣的原因,是供過於求。也就是說,我們買太多的衫褲鞋襪,也快速棄置。借用綠色和平的換算,2014年,每位香港人差不多棄置15公斤舊衣,這個重量相當於102件T-shirt。
 
速食時裝(fast fashion),是加速扔棄衣服的推手。這個行業,努力把非消耗品變成消耗品,價格也愈推愈低。我唸過的EMBA課程,有一課是分析某速食時裝龍頭品牌的成功要訣:把一年四季的換季定律打散,透過平均每兩周限量出貨一次、產品價位維持在中低水平,讓消費者在花多眼亂賣場中,有發現心頭好的滿足感,又不致大出血,下次願意再度光臨,再度尋寶。這個品牌甚至做個評估,衣服平均只穿6次,便會換掉,因此長期、持續的速食供應,至關重要。
 
把速食時裝業比喻為武林高手,我會說是火雲邪神。因為兩者都掌握「唯快不破,無堅不摧」的道理。
 
「衣櫃有限,慾望無窮」,速食時裝業者近年鼓勵回收,讓消費者感覺良好,但同時,也為着掏空閣下衣櫃,好讓大家再掏腰包,把它再度塞滿。
 
最近有速食時裝店推出「優惠」,凡把衣服帶到該店回收,可獲購物優惠券。消息引起血拼者的積極回響,在臉書上理直氣壯地說:「着得番嘅衫,會捐贈俾世界各地有需要人士!仲可以換埋9折券,大條道理去濕平了。」難怪有臉友對此慨歎:「讓你捐衫,只是減輕你消耗的罪咎感,但作為消費鏈的末端,你的罪孽並無減少到。說fast fashion萬惡,一點也不為過。」
 
做回收理應是對的,但在香港這個過度消費的扭曲市場,無論是回收抑或消費之前,都要「停一停,諗一諗」,更要拒絕無謂消費。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6年4月23日 《經濟日報》GREE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