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膠樽災難 起動生產者責任法規

(2016年4月20日新聞稿) 香港堆填區每日接收500萬個PET膠樽(即回收標誌1號樽),長年上演廢膠災難。從2008年至今,港人合共棄置了超過120億個膠樽,倘若把樽身連接起來,足以圍繞地球58圈。環保組織「綠惜地球」(The Green Earth)促請政府起動生產者責任法規,強調「再拖一年,多出來的廢膠樽便夠多繞地球八圈,環境局實在愧對地球先生。」
 
「綠惜地球」趁4月22日「地球日」前就膠樽災難舉行記者會,並在會場堆放1000個廢PET膠樽。PET樽,中文全稱為聚脂纖維塑膠樽,為絕大部分汽水、樽裝水的容器--如此數量,卻只等於堆填區每日棄置量的五千分之一而已。其實地球日與膠樽淵源深遠,早在1970年首屆地球日,美國的大學生為抗議可口可樂公司拒絕回收飲品容器,便曾經發動千人遊行到可樂亞特蘭大總部前,堆放汽水樽和垃圾袋。
 
飲品商在商言商,為減成本,先是拒絕回收玻璃樽,繼而便是膠樽。多個國家都先後推出生產者責任法規,要求飲品商透過按樽制、成立回收基金等各式做法,承擔回收責任。其中歐洲做得最好的德國和瑞典,回收率分別有93.6% (2013年數據)和82.7% (2014年) ;亞洲的南韓,回收率亦達到80 % (2008年),成效斐然。反觀香港,政府雖然曾經承諾在2008年立法,但至今未聞樓梯響,多年來繼續令有價資源淪為垃圾。
 
本會統計PET的處理及堆填成本,發現從08年累計至今,已經超過1.46億元(以500元/噸計算)。這些費用本該由飲品生產商分攤,現在卻用公帑埋單找數。
 
news01
資料來源:環保署《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
*按每公噸膠樽等於40,000個膠樽計
 
根據環保署最新(2014年)數據,香港每日棄置132公噸PET塑樽,相對於全港9,782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比例不算高,但膠樽特性是難壓扁,佔去不少堆填空間。而除堆填區外,廢棄膠樽也常見於郊野、海灘和街頭,成為市民生活的日常風景。政府解決不了這些「篤眼篤鼻」廢物,讓公眾質疑環保署的減廢決心。
 
環境局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提出2022年減廢四成的目標,但廢物收費、淤泥處理廠、堆肥廠、焚化爐等政策和設施進度均告落後,達標形勢並不樂觀。
 
本會總幹事劉祉鋒(Edwin Lau) 促請環保署趁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從速啟動膠樽等生產者責任立法的前期部署工作,例如「營商環境影響評估」(business impact assessment),以利下屆政府盡快立法。這亦等同向可樂和屈臣氏等飲品製造巨頭發出明確的企業責任信息,促使業界自發推出回收計劃,減少膠樽流入堆填區。
 
本會又將發起聯署,促請環保署加快立法步伐,強化乾淨回收等措施,勿讓有用資源白白浪費。
 

傳媒查詢:
綠惜地球總幹事 劉祉鋒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
 
鳴謝:
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 提供廢膠樽
「吉場」協助提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