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港人勿只談不做

消費者委員會日前發表報告,對香港人「可持續消費」的評價是:「認知高,行動少」,說白了,就是「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消委會用「令人矚目的差距」,來形容受訪者言行上的不對稱,即使窗簾可遮陽,也不願意拉上來減用空調去節能,或者因為怕麻煩而不做好廢物分類及回收。有受訪者明言,如果影響到個人生活的舒適度——例如天氣熱便要開空調,不然睡得不舒服——也會對環保卻步。
 
港公司挺環保 遠低國際水平
 
這個情況,不限於個人層面,受訪的本港上市公司也不相上下。消委會抽驗100間公司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的年報,雖然幾乎一半的報告有提及和環境與可持續消費相關資訊,但其內容的質量遠低於國際間公開資料的標準。消委會特別提到,在41間有提及支持環保的公司裏,5間只作出簡述,而沒有提供具體的環保政策或措施,例如減低業務運作對環境及天然資源影響的政策。
 
消委會近兩年開始重視「可持續消費與生產」,其實已經落後國際步伐約20年。該名詞延伸自可持續發展,意謂「在滿足當代人基本需求並改善生活的同時,盡量減少在服務或產品生命周期內使用自然資源和有毒物質,以及製造廢物和排放污染物,從而不會危及後代的需求。」
 
我城是個過度消費的城市,與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揮霍資源的程度,實際是「有今生無來世」。早年消委會叫得好響的其中一個口號,是「精明消費」。如果掏腰包時沒有相應的綠色承擔,那麼對醒目的香港人來說,這個「精明」,極可能只是買得着數,忽略了消費背後對環境和勞工權益(例如血汗工廠)的剝削。
 
聯合國在2015年發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可持續消費與生產目標下訂定具體指標,香港消委會大抵也是在此等因素下加快相關議題的步伐。香港人在環保上「得把口」,與過去被消費主義洗禮,不無關係;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慶幸消委會終於正視議題。
 
事實上,過去10年,該會曾針對豪華裝月餅的過度包裝進行研究,近年在電器測試上也加入耗能比較,都起着一定的綠色力量。這次披露上市公司的環保陳述,同樣是重要一步。
 
改變生活方式 關乎別人存亡
 
前幾天,聽「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談氣候談判的艱辛經歷,提到有次遇上馬爾代夫領導,問對方為甚麼潛到海底開內閣會議,這明顯是吸引傳媒的噱頭,但對方的回應,卻很深刻。
 
馬國領導說,對他們這個低窪島國來說,氣候變化帶來的水位上升是生死存亡的挑戰;但對於已發展國家,相對而言卻只是改變生活方式的問題。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是少買膠樽水、多用手帕少用紙巾、避免眼闊肚窄,這些都是大家能力所能及的「小事」。別以為這些舉措微不足道,香港每日扔到堆填區的紙巾約650噸,按人均計,是發達國家的一倍。
 
近日更有紙巾製造商大搞小朋友的紙巾婚紗Catwalk Show,為搶佔市場推波助瀾。至於膠樽,香港700多萬人口,但堆填區每日接收四、五百萬個膠水樽,這樣揮霍資源的生活,地球先生不病才怪。
 
在思索可持續消費時,別被「消費」兩個字限制。其實,透過平等分享,推動社區工具銀行(加拿大有類似服務,低價出租閣下可能10年才用一趟的工具),都是省錢、環保、減省家居儲存空間的前進做法。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6年2月27日《經濟日報》 GREE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