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忘環保 - 外賣餐盒篇
點解關你事?
抗疫期間,人人外賣,人人即棄,感染風險降低了,卻將即棄塑膠問題推向新高峰。環保署2018年數字顯示,香港人每日棄置2700萬件塑膠餐具,數量驚人,這已是抗疫前的數字;抗疫後,又會激增多少?
塑膠餐具,使用數分鐘,分解卻要數百年。很多更是流入了土地和海洋,碎裂成微塑膠,現時已充斥在大海、食水、雨水、動物體內......無處不在,已做成新的生態危機!
這些「短命膠」所帶來的禍害,承受的最終也是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下一代!

你可以做什麼?
源頭減廢
用少一件得一件


乾淨回收
救得一件得一件

岑樂怡教你回收 - 去片
餐盒回收點

路邊三色桶?
路邊三色桶(塑膠啡桶)由政府承辦商管理,只可以回收1號和2號塑膠樽(通常爲飲品和衛生用品容器)。但是,有關設施較常被混入「受污染物品」(例如:垃圾,未清洗容器),故建議你盡量前往上表建議的回收點,管理較佳。
路邊三色桶地點 (按此)
屋苑/私人物業回收桶?
由於管理公司處理方法各有不同,有很有心做好回收的,也有管理欠理想的,我們建議你先向管理處查詢,了解他們對於回收品的處理方法,如果支吾以對,令你沒有信心的,還是暫時使用上表建議的回收渠道;長遠來說,請向物業管理公司提出意見,履行合約精神,妥善執行回收箱管理吧!
「不是垃圾站」是什麼?
簡稱「不站」,它是由民間不同人、以個人身分自發組織分類回收,連結區內有心人一起推動社區減廢。回收站均由個人義務發起,每個人也可以加入幫手。大部分的「不站」已有頗固定的地點及開放時間,但有部分在抗疫期間暫時停止,請自行尋找你區內「不站」的資料。
綠在區區 及 社區回收中心 回收發泡膠嗎?
根據政府2020年6月16日新聞公告:「『綠在區區』和社區回收中心的工作相輔相成,並將統一接收廢紙、金屬、不同種類的塑膠(包括發泡膠)、玻璃容器、慳電膽/光管、充電池、小型電器及四電一腦八類回收物,共同構建回收新網絡以便利各區市民。」
根據本會7月21日致電綠在區區查詢,綠在區區已開始回收發泡膠。(註:綠在離島站內正進行修繕工程, 或影響回收服務, 請先向中心了解)
重點
1. 香港的回收系統的確非常不健全,情況時有變動,我們也建議大家可直接向相關單位查詢,並以該單位公佈為準。
2. 我不想要到很多回收點才可將所有容器回收,哪個回收點現時可回收以上所提及的全部即棄餐盒?
- 不是垃圾站
- 綠在區區 (除紙品餐盒外,其他上述各類也接收。)
3. 發泡膠回收點很少,怎麼辦?
發泡膠運輸成本很高,因此回收點很少,敬請避免使用發泡膠。
4. 最後一句,回收只是「補救式」的環保,還是少用即棄塑膠吧!
最後更新 2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