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外地經驗 解港3大減廢難題

(2022年2月5日 評論)面對香港日益嚴峻的廢物管理問題,去年施政報告明言「為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我(行政長官)已要求環境保護署接手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處理一條龍結合。」
 
這新架構理應梳理部門權責及流程,增加效益,不過看環保署最新的2020年都市固體廢物報告數據,這「一條龍」面對的挑戰不容小覷。
 
首先,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比上一年微跌2.2%至每日約10,809噸,表面看整體數字下跌是好事,但大程度是經濟放緩的現象,而非政策及措施使然;恐怕當疫情過去,經濟活動恢復暢旺,廢物棄置量將猶如死灰復燃,大幅度攀升。
 
家居回收率持續跌 創新低
 
報告還暗藏隱憂:整體回收率及家居回收率持續下跌,後者更跌破兩成大關,僅得19%,是報告有紀錄以來最差。疫情下的確可能令人因為衞生問題減少回收,但可預料疫後重建市民對回收的習慣及信心並不容易。
 
再者,廢物種類也明確反映疫情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塑膠棄置量雖說與前一年相若,但即棄塑膠餐具和膠袋的棄置量卻失控增長,前者大增33%,後者亦達4.7%,就算疫情放緩,外賣風氣日盛,相關的廢物量仍會失速增加。
 
可能你會期盼,垃圾徵費、塑膠生產者責任制度等廢物管理的「火車頭」政策出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遠水不能救近火,綠惜地球認為,架構重組正是改善現行收集系統的契機,適當推行行政措施亦不可或缺。
 
本會參考其他大城市的行政措施,試圖回應以上3個難題–共通點是推動回收、正確分類:
 
承辦商服務費 掛鈎回收量
 
首先有關都市固體廢物攀升,將來無論垃圾還是回收物,都送往環保署的設施。在紐約市,主責部門動用垃圾收集工人在前綫分類回收,再將回收物送到指定設施,按成功回收的數量計算服務費。如在香港垃圾站實行,「垃圾站」可正名為「資源處理中心」,將承辦商部分服務費與回收量掛鈎,自然有助提高回收率。
 
但要注意,如在那裏「拯救」被混雜在垃圾中的回收物,將會大幅增加前綫人員的工作量。政府可引入非牟利團體合營,不單分擔前綫人員工作,也可以在資源處理中心附近租用更多地方作分類及社區教育。
 
提高市民回收意識 達資源循環
至於改善家居回收系統,可以參考港人熟悉的東京:強調市民源頭分類以達致資源循環。市民需要根據市政府廢物收集時間表,在不同日子分別丟棄不同資源。香港不一定要分得同樣仔細,但除了易腐爛廢物不適宜放過夜,若市民逢一周中某日只能扔掉回收物,不能棄置垃圾,不就是提高回收意識的方法嗎?
 
正確分開塑膠及其他垃圾,亦會直接影響塑膠回收率。台北市民要在指定時間來到路過的收集車,在政府人員看管下正確棄置垃圾及回收物;至於在屋邨、屋苑大廈,則在指定廢物及回收物收集點設置閉路電視,提升居民自覺,加上工人作最後的末端分揀,在源頭防止錯誤分類。
 
收集系統花心思 確保源頭分類
 
港府不但要清晰界定回收物,更不妨在收集系統上花心思支援清潔工,並在盡量不擾民、保障私隱的情況下,確保源頭分類。
 
3個地方的經驗對應不同用家及難題,在整全的廢物管理角度,缺一不可。
 
一條龍的「協同效益」,是整合兩個部門的不同理念(垃圾收集、廢物管理),避免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署方需要將工作扣連環境局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致力減少人均廢物棄置量,提升重用率及回收率,並定期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滙報工作進度,接受公眾監察。
 
正值垃圾徵費生效前的12至18個月準備期,新上任的環保署署長謝小華若正視香港廢物圍城的迫切危機,何不趁新官上任頭100日蜜月期內公開宣布加強執行減廢工作,回應專業團隊、業界、市民對於長遠減廢的期盼?
 
劉兆朗
綠惜地球 高級項目主任
2022年2月5日 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