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成市民支持膠樽按樽一元 環保團體呼籲公眾填寫諮詢問卷

(2021年5月13日 新聞稿) 環保署膠樽生產者責任制公眾諮詢(下稱公眾諮詢)下周五 (5月21日) 結束,五個環保團體發佈《市民對膠樽生產者責任制意見調查》,結果發現,署方提議的「回贈一毫」方案,僅得四成市民支持 (即能夠吸引市民回收膠樽),其具吸引力的說法「不攻自破」。環保團體指出,按樽制是國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一元為起點,預料回收率可提高至七成以上,呼籲市民踴躍提交意見。
 
自公眾諮詢開始,無論是署方或民間的問卷,均只問及回贈或按樽其中一面意見,無法全面反映民意。因此,環保團體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在4月23日至27日,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1,008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了解市民對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的看法,包括回贈和按樽制、法規應否涵蓋紙包飲品、回收網絡地點等。
 
金額對回收誘因尤關重要,調查結果發現,回贈或按樽金額愈大,支持度愈高。其中環保署「回贈一毫」的提議,只有40%受訪者支持,即使提高至五毫,亦只有63%市民支持,反映署方甚至飲品生產商「回贈五仙」的提議,毫不吸引。如果將回贈或按樽金額提高至一元,支持度分別大增至有83%及71%,可見無論採用哪種制度,以一元為起步點,回收效益將會最大。
 
綠領行動項目經理王家智認為,雖然民調反映回贈一元,較按樽一元受市民歡迎,惟飲品生產商一直希望將回贈金額壓低至少無可少的五仙,不可能支持回贈一元方案。他擔心「生產商有可能在立法階段將法規拉倒,或將回贈及回收費用全面轉嫁消費者,逃避環保責任,市民要小心回贈只不過是糖衣毒藥。」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建議採用全球行之有效的按樽制,以一元為起點。他說,「只要市民退還飲品容器便能全數取回按金,不會成爲經濟負擔;而按樽的行政程序亦與回贈相近,環保署不應以『行政負擔』作推搪藉口」。環保觸覺高級項目主任馬家寶指出,按樽制歷史悠久且成效顯著,現時運作成熟的玻璃樽按樽制(每個玻璃樽$1)下,2019-20年維他奶公司的可重用玻璃樽回收率達93%,可口可樂公司的更高達95%,質疑何不借鏡推行「按樽制」。
 
公眾諮詢只提及規管膠樽,但約六成 (59%) 受訪者同意,生產者責任制應涵蓋紙包飲品盒。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項目經理余健綱指出:「紙包飲品盒屬複合包裝物料,同樣有塑膠成份,佔飲料市場達17%,是第二大盛載飲料的容器,署方的建議變相豁免膠樽以外的飲品容器。」他觀察到市面近年開始湧現紙包水、鋁樽水等產品,擔心飲品生產商及進口商藉轉銷售其他包裝,規避責任。
 
根據受訪者挑選回收點的答案,以「便利」(屋苑 / 港鐵及主要巴士站)、「購買飲料處所」(便利店、商場、超市)兩大因素為主。然而,環保署建議2,000呎以下店舖可獲豁免,無須提供回收服務,而「便利店」為最多受訪者(54%)揀選作為回收點的消費處所,不過店鋪面積通常只有數百呎,一旦豁免,便大大削弱了回收據點。綠領行動項目經理王家智直指,樽裝飲品是便利店暢銷的商品之一,尤其是夏季。既然是「生產者」之一,就應負起部份生產者責任,故建議凡200呎以上店鋪均須納入規管;若受限於空間而無法儲存大量膠樽,可繳交環保費用取代。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指出,超市是售賣膠樽飲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有責任投放資源和空間,回收其售後的塑膠包裝。此類大型企業,更應採取進取和主動的回收措施,做好帶頭角色。此外,有86%市民認同生產商及零售商有責任源頭減廢,近六成市民認爲生產商及零售商應積極鼓勵客人自備容器購物,減少產品塑膠包裝。譚穎琳認為,民意說明超市有責任卸走無謂包裝,增設裸買補充站,還市民走塑的選擇權。
 
環保觸覺高級項目主任馬家寶認為,「膠樽生產者責任制」根本沒有著眼於推動生產商減少生產膠樽,反而將重點放於較下游的回收處理。推動回收固然重要,但基於「先減少(Reduce)、常重用(Reuse)、後回收(Recycle)」的原則,應該源頭減廢,優先推動生產商減少生產膠樽。
 
環保署的諮詢文件只提回贈,不提按樽,是充滿前設的諮詢。民調結果充分反映,無論按樽或回贈,金額至少提高至一元,才有足夠的回收誘因。環保團體呼籲市民在公眾諮詢期完結前,在填寫問卷第10題中「其他意見」時,務須清晰表達支持按樽的訴求,以及法規須涵蓋紙包飲品包裝、回收地點應包括各零售點等。
 
聯署環團:
綠惜地球
綠色力量
綠色和平
綠領行動
環保觸覺
 
傳媒聯絡:
劉兆朗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完整民調數據按此
 
附表一:按樽制度及回贈制度不同金額的支持度 (就兩個制度分別隨機抽樣問其中一個金額,受訪者據此回答回收膠樽的機會)

 
附表二:市民期望的回樽地點 (每位受訪者最多選五個)

 

五環團:回贈一毫毫不吸引-按樽一蚊誘因大增
 

PORI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博士
 

鍾庭耀博士簡報膠樽PRS民調
 

回贈一毫建議只有四成支持-按遵一元達七成一
 

五環團代表及訴求
 

政府建議下,一車膠樽只值10元
 
credit: Tang Yan/ Green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