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高回收率 要靠等運到?

回收桶成效如何,大家有眼見。申訴專員看不過去,11月底宣布會主動調查,「審研環境局和環境保護署對廢物分類回收桶的管理和回收桶計劃的執行成效」。有傳媒引用我的回應:「環境局、環保署,你哋醜唔醜?」為鼓勵市民參與減廢及回收,政府自1998年推出三色回收桶計劃,22年間在全港放置了約17,000套,覆蓋超過八成人口。但申訴專員的新聞稿稱,2018年家居加上工商業的回收率(即「都市固體廢物」,下稱「都固」)只得30%,竟較2014年的37%倒退,與當局最快在2022年達至55%的目標背道而馳。三色桶經常盛滿垃圾,污染回收品兼影響衛生,已經不是新聞;有傳媒更披露承辦商把回收品當垃圾扔掉,嚴重打擊市民對回收系統的信心。新聞稿句句指控,只差沒說出「可怒也」這潛台詞。
 
/1/ 三色桶愈多 回收率愈高?
 
三色桶表現欠佳,已無爭議,但是來到這個階段,只揪回收桶出來鞭屍,意義不大。最該做的,是趁着申訴專員介入的時機,反思回收率低迷的成因。
 
人們很容易有此錯覺:三色桶愈多,回收率愈高。但是數據告訴我們另一種現實。
 
早在1998年有三色桶之前,香港「都固」回收率已經有33%,比20年後的2018年多出3個百分點。而在2009至2011這3年間,回收桶數量(12,560至15,100套)還沒今天多,可是「都固」回收率高達五成,當中廢塑膠的成績更是風光,攀上幾近七成的高峰。反觀今日廢塑膠回收率之不堪,反映回收桶多寡與回收率之間,沒有必然關係。
 
/2/ 內地拒收 廢膠葬身堆填區
中國因素一直主宰香港回收業的命脈。曾幾何時,「世界工廠」引擎大開,對全球廢紙、廢塑膠、金屬等生產材料來者不拒,哪管你乾淨的、骯髒的,一概照單全收,大幅拉高「都固」的回收率。
 
當時的廢塑膠回收率奇高,原來與高油價有關。塑膠是石油副產品,油價強勁,原生塑料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企業要減省開支,轉為吸納較便宜的廢塑料,帶動相關廢料有價有市。2008年,香港出口的廢塑料平均賣價為2400港元一噸,清潔工、拾荒者樂於撿拾,不會出現後來回收商把回收塑膠丟到堆填區的惡行。
 
然而,隨着中國內地拒絕做全球的垃圾收買佬(在2013年推出「綠籬行動」、在2017年中宣告收緊廢紙和廢膠等24種「洋垃圾」的進口門檻),曾經行之有效的垃圾出路,幾近此路不通。
 
鋁罐紙皮有出路 廢塑膠失勢
 
與此同時,在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下,淘汰化石燃料的呼聲愈來愈高,致令價格逐步回落,榮景不再,2020年4月每桶石油更首度跌破0美元。廢塑料面對原生料,漸無價格優勢。
 
就是說,曾幾何時的高回收率,並非歸功於我城實踐環保意識的努力,而是外在因素。
 
即使如此,三色桶中的金屬,最不必大家憂心。以汽水罐為例,2018年平均每噸出口價高達8721港元,令回收率一直高企在九成上下。廢紙沒鋁罐等金屬值錢,但紙皮、報紙、雜誌三大類別分揀不難,加上外圍市場需求大,回收率長期達五成或以上。近年因中國因素,紙價有回軟迹象,但在政府「中央收紙」等資助下,仍可守住四成的關口。
 
/3/ 混雜化學物料 拖低再造價值
最值得關注的,是「都固」中第三多的廢塑膠。
 
2018年的塑膠平均出口價為1856元,與廢紙相若。然而,廢塑料之所以被視為全球環境挑戰,與其類目繁雜、輕身而體積大有密切關連。先談類目,塑膠共有7大類,混入不同化學物料,可製出數以千萬計的不同產品。混雜起來,令再造質量大打折扣,拖低價值。
 
即使屬同一類別的回收廢膠,不同顏色也會導致賣價參差。透明瓶可塑性高,最受歡迎;但若混入其他顏色,就如同加入老鼠屎,有損再造質量。這也是雪碧膠樽從綠色改作透明的原因。又譬如傳統光學分揀機無法識別的黑色塑料包裝,會被當成垃圾,即使你好意把超市裝載食物的黑色托盤投進回收箱,它仍然大有可能葬身垃圾場。產品用上複合包裝物料,會增加再造成本,所以絕大部分回收商寧收廢紙,也不想碰紙包飲品盒。
 
/4/ 一年回收約5000噸塑膠=堆填區兩日廢膠量
 
讀到這裏,你可能已經頭暈眼花,但請耐着性子跟我一起計這條數:塑膠輕身、佔空間,約5萬個膠樽塞滿一輛貨車,湊夠一公噸,賣得1856元。可是扣除車租和司機等收集及物流成本,還剩多少?還有,再造生產可不是家家酒,不能隨隨便便拿一袋膠樽就開機投產,必須湊夠一定噸數才具經濟效益。可是要存夠數量相當且顏色一致的膠樽,少說要收數十萬個。倘若供應量夠還好,不夠的話,還要額外支付倉存費。七除八扣,這1856元所剩無幾,是否注定回收塑膠冇運行?
 
申訴專員說要審視回收桶成效,我為公家回收桶做盤點,推算出2018年共收集了4745公噸塑膠。其中房委會收集量最大(2229公噸),佔近半數;其次是近年設立的社區回收中心(1468噸);食環署排第三(689噸);剩下300餘噸,由香港房屋協會、綠在區區、康文署及漁護署包攬。
 
有這些單位的努力,近5000噸塑膠免於淪為垃圾。數千噸很多,但其實只等於堆填區兩日接收的廢塑膠量,或僅貢獻了塑膠回收率的0.5%。私人屋苑的回收表現會好些嗎?政府沒有公布有關數據,但面對同一條算術題,情况或許更差。撐起回收率的主力,是工業廢塑料,例如工業生產過程裁切下來的邊角料。這些材料大多簇新又單一,省去分揀程序,很受回收商的青睞。
 
需要政策 由政府介入
以上種種,像一盆盆冷水往回收桶淋。但這不是叫大家「繑埋雙手」,靠外圍因素如同「等運到」。更重要的是,透過把大格局再說一遍,提醒我們痛定思痛,看清回收桶只是硬件,乾擺着,並不會發揮積極作用。當丟垃圾到堆填區仍是免費午餐,當促進減量的政策始終只聞樓梯響,我城怎能走出困局?
 
回歸後首任環保大臣廖秀冬博士,曾經開出2015年都固回收率55%的期票,惟缺少廢物徵費等減廢法令下,這承諾跳票了;若不正本清源,同樣的結果,肯定會在現任局長黃錦星身上重現。
 
退後一步看,目睹回收桶爆滿,我們不能只要求趕緊清走就好,更該追問的是,這麼多用完即棄、又難以處理的塑膠,究竟由誰製造出來?那個誰又該承擔怎樣的減塑責任?
 
說穿了,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政策、政策,還是政策,由政府介入,促使企業落實淘汰、減用、改變設計、重用等措施,杜絕「短命膠」擠滿回收桶的慘况。這樣的政策建言,並非理想空話,而是國際趨勢,且在2025年前漸露曙光。
 
改善回收桶管理
 
回到改善回收桶管理這正題:垃圾收費政策能提高市民的回收意欲,但別忘了確保回收物送到再造場,重建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與此同時,增加回收再造業者進場的誘因,同樣關鍵。這道理看似簡單,但講究取捨和重新佈局,做好分工。在此拋磚引玉:
 
一、食環署三色回收桶等路邊回收設施:這個類別負評最多,經常出現包山包海的各類塑膠,大增後端的分揀壓力;若扔進含有食物汁液的塑膠托盤,還會污染其他回收物,兼影響觀感。路邊桶主要接收路人飲食容器,而非家居塑料,權衡之下,可定位主力接收數量較多的塑膠飲品容器(只要扭上蓋便可避免污染);
 
二、公私營屋苑回收桶:這些桶的內容較乾淨,源於可在家中預先清洗。可接收飲品膠樽、食物容器、購物膠袋、清潔用品瓶罐等更多類別的廢膠;
 
三、綠在區區、社區回收中心:這些有職員駐站的據點,回收物質量最高,可接收最多的廢塑膠種類,若能增加流動回收站更好;
 
四、智能回收機:可在公私營屋苑和綠在區區等回收點設置,透過獎勵計劃,加強公眾參與及乾淨回收;
 
五、不是垃圾站:民間設置了多個「不是垃圾站」,政府應該帶頭鼓勵,並且提供在公共空間設站的便利,特別是在回收設施不足的舊區;
 
六、中央收膠計劃:這個由政府出資到公私營屋苑及學校收集廢塑膠的項目,要求把塑膠交到再造場處理,發揮補底功能。惟現時只在三區推行,應盡早在全港落實,建立更完整的回收網絡。
 
最後,明白廢物收費、塑膠相關生產者責任法規受制於各種因素,一時三刻未必能出台。然而,公眾和立法會議員都該體認法規的關鍵作用,明明是重要的事,便要肉緊地催促政令出台,勿以回收桶無效為藉口,反對該有的政策。
 
說穿了,香港廢物政策跌跌撞撞,除了不濟的政府,還有只看選票、操弄民粹的政客。
 
註:申訴專員正收集公眾對管理回收桶的意見,12月30日前透過電郵[email protected]或傳真2882 8149發表。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0年12月27日 明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