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0.2%的恥辱

政府推動回收飲品膠樽多年,但最新的出口回收率慘不忍睹,只得0.2%。
 
這0.2%是啥意思?就是每100個飲完的膠樽,99個以上淪落堆填區,至於被送到回收場的,連半個都沒有。
 
這0.2%也代表本港平均每日只回收到315公斤膠樽,即約12,600個。不是說每個屋苑、屋邨、商場、公共機構都有回收箱嗎?若然有發揮作用,怎會落得0.2%這樣羞人的回收率?
 
回收箱虛有其表 白費市民心血?
 
這正好反證很多回收箱其實都虛有其表,並沒把市民丟進去的膠樽送到回收鏈條上,大家乾淨回收的心血,極有可能白白浪費了。
 
說的更白,若不是有「綠在區區」和「社區回收網絡」等官方回收渠道撑住,本港的膠樽回收系統早已破產。
 
環保署剛發布2018年《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列出聚脂纖維膠樽(PET)的棄置和出口數據。官方沒提供本地回收的數據,0.2%這比率由綠惜地球按報告羅列的數據演算出來。我們還進一步計算出2014至2018的PET膠樽回收率,看到拾級而下、乃至跳崖式的下挫趨勢:14.7%、7.6%、8.5%、6.8%及0.2%。這些,都是報告沒用白紙黑字告訴大家的。
 
綠惜地球兩年前已發出「廢膠回收系統瀕臨崩潰」警號,指出撇除「社區回收網絡」等官方回收渠道下,全港每日回收量約只有400公斤,即與上面引述的315公斤或0.2%相去不遠。之後,中國在2018年大幅提高廢塑料的入口門檻,膠樽出口價大跌,令情況雪上加霜。然而,回收率插水現象不新,中國收緊進口標準亦非突如其來,如果數字會說話,它在在提醒環保部門必須拿出力氣制定真.減廢政策,否則無法回應挑戰。
 
或者你會說,膠樽垃圾只佔廢塑料的6%,微不足道,但當國際間規管膠樽的法規發展成熟,而港府還在埋頭苦幹檢視顧問研究,這樣的大墮後實在說不過去。見微知著,談膠樽回收率的不濟,亦觀照出整體塑料回收的缺乏成效。
 
塑料回收率 近年反覆下跌
 
黃錦星局長2012年上任當年,塑料回收率尚有32%,然而幾年間反覆下跌,至2018年首次跌至單位數字,僅餘7%。(見圖)
 
再宏觀去看,剛公布的2018年《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中,最能反映減廢成效的人均每日垃圾棄置量竟達1.53公斤,數字不但較2017年增長5.5%,同時創了199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環境局2013年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承諾把人均都市固體垃圾棄置量,由2011年的1.27公斤,削減兩成至2017年的1公斤,並且在2022年累積減廢四成至0.8公斤。不過,2017年人均廢物棄置量彈升了14%至1.45公斤,2018年更一步增長至1.53公斤,意謂2022年要減至0.8公斤,幾可斷定是「不可能的任務」。
 
筆者並非存心對環保部門落井下石,只希望大家面對現實。說到底,我們的回收率堪稱跌無可跌,正是痛定思痛、奮力翻身的時機:
 
速落實生產者責任制+中央收膠
 
第一,法規、法規,還是法規。切實做好回收,別再說多設幾個回收桶、多搞幾個環保教育活動。不是說他們不重要,而是當全港公私營屋苑和路邊早有回收設施,環境教育也一做多年,成果卻仍然付之闕如,大家早該明白自己錯失關鍵。請盡早落實生產者責任法例和廢物按量收費,提供政策和財政誘因,否則污染者將繼續免費丟棄垃圾,要整個社會一起承擔惡果。
 
第二,我們痛苦地明白要在當下的政治形勢通過廢物收費政策,並不容易。也因此,環保部門推出中央收膠計劃,用公帑到公私營住宅、學校、公營機構收集廢塑料,既避免資源變垃圾,同時為回收再造場提供貨源。然而,有關項目至今只批出一份合約,何時才能覆蓋全港18區,仍存變數。
 
打好地區回收「樁腳」 由區會做起
 
與其乾等環保部門完成17區招標,倒不如發揮地區力量打好回收「樁腳」。遍地開花的「不是垃圾站」和慈濟回收站,正是社區回收的漂亮示範;至於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亦帶來新氣象,若能得到各區區議員響應,在蛇齋餅糉外營造真正的社區參與氣氛,不但能帶動回收、更重要是重建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任,由下而上推動中央收膠的步伐。
 
第三,未來一、兩年,香港將有多三間具規模的塑料處理場落成,足以處理很大比例的塑料的容器及包裝。但我們必須保持警覺:若欠缺完善有效的回收通路,則廠房再大、再美,均會在缺乏貨源(回收品)下面臨經營危機。
 
最後,容我再次強調,回收並非萬靈丹,源頭減廢是王道。在減用膠樽上,政府必須建立更多斟飲水設施,減少市民對膠樽水的依賴。這方面,可樂、屈臣氏、維他等飲品業巨頭承諾設置300多部斟飲水設施,是正確的發展方向。而特首在2018年施政報告亦表明會在三年內廣設500部飲水機。然而,當局近日回覆本會,最快於明年首季度只能安裝100部。
 
請記住0.2%的恥辱,急起直追。
 

資料來源:環保署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12月3日《經濟日報》– 原標題為「0.2%膠樽回收慘不忍睹 4招求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