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之一:
有大學生「著晒suit」上堂匯報,同學訝異淺灰色的地板上,怎麼竟有一地Oreo餅碎,而且愈來愈多。卻原來該學生借了親戚十年前結婚用的皮鞋上陣,卻因太久沒穿而碎裂。
真人真事之二:
超級馬拉松跑手黃浩輝替敝機構做郊野山徑的廢物統計,撿着撿着,留意到一奇怪現象── 一路上不時發現爛鞋和鞋底。完成十多場調查後,合共點算到五十一隻破鞋,不少來自知名的行山品牌。我們把這些觀察寫上臉書,惹來不少迴響,原來「甩底」者眾。
真人真事之三:
山竹後一家大細到災後的東平洲淨灘,執得起勁之際,太太拖着一隻快脫落的鞋底走來,但來不及尷尬,另一邊的鞋子竟似抱着「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執念,一併捨下「臭皮囊」。此情此景,太太以「可歌可泣」作結,並且全程穿著僅餘薄薄內層的爛鞋子,完成工作。
真人真事之四:
今年大年初三,林超英偕太太行山,沒想到離家不出二百步,其中一隻鞋的鞋邊爆裂,鞋底幾乎完全脫落,內裏的”Oreo”填充物散落一地,行山計劃泡湯。
林超英幾年前行山,也遇過「甩底」。鞋面完好無缺,卻因為鞋底不濟而要丟掉,棄之可惜。他認為,「如今空有所謂GORE-TEX功能也無用武之地,我們年輕的時代鞋底比鞋帶耐用,經常要換鞋帶,現在鞋帶比鞋底耐用,這個世界似乎很荒謬!」
林直指是消費主義之惡,認為新推出市場的鞋子只顧「型」與「款」,鼓勵大家「心情好買鞋、心情唔好都買鞋」,而不願意生產結實耐用的鞋,以致「甩底」變常事。
而這種尋常,促成了全球氣候的不尋常。這位前天文台台長提醒,不斷造造造買買買的過度消費,背後「需要焚燒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結果搞出自行毀滅的鞋和人工製造的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闖出影響人類生存的大禍。」
穿鞋原來關注世界安危,大家應謹而慎之,應買則買。
在此也分享專家教落、保養鞋子的心法:
第一,鞋子太久沒穿,鞋底及膠水會硬化,導致甩底,宜至少數月穿一次,讓膠料保持彈性;
第二,長時間沒穿的行山鞋,可先試穿行街,沒龜裂才好上山;
第三,洗過的行山鞋不宜曬乾,否則易損鞋子表層,在冷縮熱脹下增加甩底風險,較佳做法是風乾,並且記得拿出鞋墊,塞入報紙保持鞋型。
以下另一則真人真事,則是保養鞋子的絕佳示範。
前紐約市長彭博腰纏萬貫,上班皮鞋只有兩雙,而且一穿十年。鞋子怎麼可以穿那麼久,全賴保養得宜,隔日交替穿,讓鞋底有時間復修,保持彈性;鞋底快磨平,便換掉鞋底,而非買新鞋子。他曾告訴記者,「這兩雙皮鞋很好穿,沒有必要更換。」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5月16日《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