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急驚風的廢紙危機後,緊接下來是否該問:政府又該如何妥善處理香港的廢塑料出路?期待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能提供更有承擔的答案。
廢塑料是香港第三大的都市固體廢物來源,2015年每日棄置2,183公噸,略低於廢紙的2,257公噸。如果說近日的廢紙圍城不容忽視,請別忘了近幾年間香港天天上演廢膠圍城連續劇,只是它未獲社會應有的關注。
街上的回收舖,也對廢塑料不予關注。這些店通常會在前舖掛出各種回收物的收購價目,惟廢塑料一欄,近年只遺下空白欄目,或乾脆被劃掉,反映回收無價。
港廢膠回收量 5年跌近6成
2010年,塑料回收率曾經高達69%,五年後的2015年卻大幅慘跌至只得10.5%,險守雙位數的低位。這中間近60個百分點的廢膠到哪去了?答案清楚不過,就是堆填區。這一端我們看到回收低迷,另一端其實代表棄置量高企。所以廢膠棄置量由2010年的70餘萬公噸,增加13%至2015年80萬公噸的歷史新高。
香港並沒有完全退出回收廢膠的市場,2015年,香港回收了93,000公噸廢塑膠,當中95%或88,500公噸出口,出口貨值達2.3億元;餘下5%或5,400公噸,則留在本地處理。隨着中國政府7月宣告,年底前進一步限制24類洋垃圾入口,意味這僅餘的回收市場也不穩妥。因為24種入口禁令中,三分之一屬於廢塑料,並且涵蓋本港現時的回收廢塑料類目。
影響更甚的是,本港廢塑料98%出口中國(2011年數據),僅餘2%的目的地為越南和台灣。在高度依賴中國市場、香港政府不介入、行業不自強的三重打擊下,回收業脆弱得很,倘若產業無法盡快升級轉型,恐怕每年堆填區要額外承受9萬餘公噸的塑膠垃圾。
目前,政府暫把拯救廢膠的目標,集中在一號和二號塑膠上。前者大多是飲品膠樽,2015年每日棄置136公噸;後者為洗頭水,洗潔精等較硬身的容器,每天扔掉70公噸,兩者總計為206公噸。
未行廢物徵費 回收欠誘因
環保部門打算透過「回收基金」,支援業者購買塑料分揀機、塑膠樽標籤機、樽蓋去除機、清洗機、烘乾機、拉粒機等設備,以提升技術含量,從過去破碎塑膠容器再出口的做法,增值至製成原材料膠粒,以達致符合出口中國和國際市場的要求。基金的另一措施,是資助業界購置回收壓縮車,以便在社區進行流動式的收集安排,提高運輸廢塑料的運作效率。
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措施。然而,在塑膠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出台前,膠樽仍然是下價回收品,無論是拾荒者抑或回收商都不願參與回收。若果廢物收費遲遲不推出,那麼公私營屋苑,同樣欠缺經濟誘因,努力推動回收分類。如此一來,空有拉粒機、壓縮車,卻沒有膠樽供應,也難成事。
減塑運動 應由港府帶頭
這說明了廢物收費與相關生產者責任法例刻不容緩的意義,但擺在眼前的是,以上法規無法在一年半載面世,社會更應積極參與減塑運動。筆者強調,減用遠比回收治本,就此,政府及公營部門、尤其是郊野公園範圍應負起帶頭作用,實施斟、飲設施優先的政策,同時限制裝置膠樽容器販售機,遏止膠樽氾濫。
筆者也呼籲企業、學校、民間團體響應綠惜地球的「綠瓶子承諾」,在工作間、會議、戶外活動時,承諾不購買、不派發即棄膠樽水,共同創造減塑氛圍。詳情:http://greenearth.org.hk/greenbottle/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7年9月23日《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