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生產者責任制 解堆填區災難

仁愛堂宣告撤出環保園,反映香港膠樽回收的命途多舛。面對堆填區每日接收五百萬個膠樽的災難,暫時未見環保部門提出可行的應對方案,特別是加快相關生產者責任的立法步伐。
 
五百萬個膠樽加起來,重132公噸,相對於每日九千多公噸的都市固體垃圾,似乎小巫見大巫。但請不要忘記,膠樽最要命的,不單是重量,還有其難以壓扁的特性,佔領了堆填區大量寶貴空間。
 
追趕減廢進度 先行立法部署
 
事實上,廢棄膠樽不止佔領堆填區,還佔領了郊野、海灘和街頭。倘若政府不解決這些「篤眼篤鼻」的廢物,它們會反過來「解決你」——至少一再刺激公眾的視覺神經,令人質疑政府的管治能力,怎麼連回收膠樽也處理不了?甚至連帶削弱對政府減廢的信心。這樣的情緒反應,過去十年一而再地纏繞大家,可惜政府似乎看不透當中的潛在殺傷力。
 
環境局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提出2022年減廢4成的目標,但廢物收費、淤泥處理廠、堆肥廠等政策和設施進度落後,客觀形勢未見樂觀。聽過不同屆的官員抱怨,指上(或上上)屆放軟手腳、或力有不逮,拖累環保工作。
 
然而,今日明知減廢進程未符預期,現屆政府亦好應該想方設法,在不同範疇追趕上來。《資源藍圖》的工作時間表,列明在2016至2018年間,檢視推出膠袋、電子廢物、玻璃樽以外的生產者責任制。這方面的工作實在刻不容緩。
 
本屆政府任期只剩大半年後便告屆滿,我們不會天真地要求現政府在任內完成膠樽的生產者責任立法。然而,立法前的部署工作,例如進行「營商環境影響評估」(business impact assessment)的研究,不需要經過立法會,署方有自主性,總該可以先行。
 
做前期工作 莫待下屆才動手
 
大家都清楚,在當下的政治及社會形勢之下,倘若做得不足,政黨和民間組織肯定不會讓你好過。環保部門只有快馬加鞭開展前期工作,才能至少向公眾顯示追趕進度的誠意。待下屆政府上任,便可提早完成立法,配合廢物收費出台雙劍合璧,增加減廢及回收的成效。這樣,才不必陷入下屆環保部門投訴上屆不濟的戲碼。
 
起動「營商環境影響評估」這工序,等於向飲品業界發出明確信息:生產者別「繑埋雙手」以為事不關己,他們必須承擔應有的減廢及回收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業者基於自願或自保,通常較願意在完成立法前主動回收膠樽,減少資源浪費。同樣的政策信息,亦會刺激回收再造業界投放資源,有利業界發展。
 
大家都說,廢膠樽不值錢,但其實,做簡單的打包出口工序,每噸膠樽賣到1,500元;進一步的破碎處理,價錢又可推高至2,600元至2,800元,意味並非無價格。問題只是人力、運輸、土地成本,蠶食了利潤。
 
外國經驗一再顯示,落實膠樽的生產者責任制,能大幅提升回收比率,倘若配合乾淨回收,可提升再造和出口的價值,在某程度上對抗當下回收價低的挑戰。畢竟,堆填區應該接收的是垃圾,而非有用資源。當然,市民減用膠樽,更是治本之道。
 
時間不等人,堆填區空間也很寶貴,官員不要虛耗光陰,請加快以上的立法準備工作。如果你有意過渡下屆政府,繼續服務市民,更應為自己和環境努力;假使你決意離開熱廚房,或者退休享福,何不在離任前做點好事,算為自己積福。
 
與其明年之後批評部門、官員不濟,我寧願現在——其實也不止於現在——提出以上善意提醒。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6年4月18日 《經濟日報》GREE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