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 購物膠袋收費政策實施10載,環境局宣告將展開檢討,並考慮提高收費,以遏止近年回升的棄置情況。要多掏腰包,很多人未必願意,但「牙痛咁聲」之餘,不如先想想,自己一日用上幾個膠袋?
Category: Uncategorized
土地供應諮詢報告為明日大嶼「抬轎」 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優先規劃棕地無須填海
(2018年12月31日新聞稿)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向政府遞交最終報告,13個環保團體批評, 政府低估棕地潛力,要求當局順應民意,盡快公佈規劃署進行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可行性研究」結果,優先規劃棕地,釋放土地資源;而八個優先選項提供逾3200公頃土地,即使剔除東大嶼人工島,仍有逾2200公頃土地,超過2030+預測的1200公頃土地需求,根本無須大規模填海興建人工島。
港垃圾量不跌反升 同志仍須努力
(2018年12月28日) 環保署發放2017年的減廢成績單《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出港人平均每日扔掉1.45公斤垃圾,是199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2013年開出2017年1公斤的中期減廢期票,宣告無法兌現。
膠樽回收有賞試驗計劃 減廢助基層
(2018年9月27日新聞稿) 按樽制在全球超過40國家及城市推出,平均有七成回收率,偏偏香港政府仍在顧問研究階段。綠惜地球「真金白銀」在葵芳推出回樽有賞驗計劃,透過每個乾淨PET飲品膠樽回贈2角,測試公眾—特別是拾荒群體在經濟誘因下的回收動機。
「四電一腦」與「回收霸權」
(左右紅藍綠 2018年8月7日) 「四電一腦」與「回收霸權」
Power industry appears to be leading the government when it comes to developing market
(13 July 2018) Last week, the Executive Council approved the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s for CLP Power and HK Electric, while the Environment Bureau proposed to spend HK$8.7 billion to ease the burden on households from the tariff rise in the next five years.
撐綠惜慈善夜行活動 (可能係全世界最少垃圾的步行籌款活動)
(2018年1月13日新聞稿) 綠惜地球今日在西貢舉行《撐綠惜慈善夜行2018》,繼去年夜行600多人活動的創下不到兩袋垃圾的佳績,今年700多人的活動,將卯力在減廢上更上層樓。
Let’s be the Problem Solver
(15/9/2017) This crisis not only affecting recyclers and scavengers, but almost everyone. Everyone has generated waste paper in one way or another, so while there is problem in exporting waste paper to the mainland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ll of us should act to resolve this crisis.
半瓶水的故事
(2017年3月11日) 半杯水的故事,好多人都聽過;但內地半樽水的故事,你未必留意到。2013年,當時的新任中共總理李克強舉辦首次中外記者會,在他踏出人民大會堂一剎,有位伺機多時的內地女記者立馬衝上講台,奪去總理喝剩半瓶的膠樽水,之後還得意地喝上幾口。
如果聖誕老人鑽進煙囪
(2016年12月17日)打從兒時便不相信有聖誕老人,除非他瘦身成功,否則胖嘟嘟的身形,怎有能耐擠得進煙囪?倒是在工業革命前後的英國,有一群人做著聖誕老公公也沒本事做的大事,鑽進煙槽打掃。這樣的活,不是人人能做。先決條件,是你必須夠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