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回收咁簡單

 
塑膠包裝有回收編號,明明放進了回收箱,怎麼還有那麼多被扔到堆填區裏去?
 
這樣問,證明你太年輕了。
 
「自古以來」,塑料包裝上即使印了1、2、3、4、5、6、7等三角標記,那些綠色箭頭也沒有一定會導往再造之路的意思。以美國為例,從千家萬戶收集回來的廢塑料,通常會被送到簡稱 MRF的「垃圾分選場」。分選場幾乎全自動化操作,按道理可把不同編號的膠料分揀,然後造成再生料。
 
只不過,「應然」不等如「實然」。美國綠色和平調查該國三百六十七間回收再造場,今年二月發表報告,指MRF原來偏愛1、2號廢塑膠(即飲品膠樽、肥皂或洗頭水瓶等塑料容器),所有再造場都會收,但總量更多的3至7號廢塑料,卻乏人問津。當中5號塑料(PP)已經算受青睞,可是願意接收的回收場也僅過半數(53%);大家用得很多的膠袋,願意接收的回收場僅4%;膠樽蓋3%;肯收即棄餐具者得1%,聊勝於無。幾年前大力推銷的即棄咖啡粉囊,原來完全沒有回收場願意接收。
 
不是說自動化嗎?怎會這樣挑剔?一切都是錢作怪。試想像,這1至7號的塑料全混在一塊,有大有細,有複合物料也有不同顏色,要分得開分得清,每樣技術都是成本。回收場的如意算盤是,集中火力只挑1、2號,其餘不必認真分揀,一股腦的送到中國便成。二〇一八年中國禁止接收「洋垃圾」,便把廢品轉往東南亞傾銷;待東南亞也提高進口門檻了,再向非洲埋手。不然的話,乾脆留在美國就地處理,也就是堆填。至於採取哪種方法,端賴誰收費最平。
 
收費,說穿了也是數學題。
 
從再造廠的一盤生意出發,同一材質的塑膠必須湊夠相當數量,否則一天才幾公噸,根本不符生產效益。以飲品紙盒包裝為例,一公噸相當於六十萬個,香港的工場每日要有穩定十公噸的量才值得開機投產,也就是要收集六十萬個。在香港,要跑多少個回收點才有這個量?一輛貨車又可以裝載多少噸貨?會耗去多少燃油、幾多司機時數?若果貨量不足,倉存空間怎算?這些數學題的答案必須好看,這個算盤才打得響。
 
也因此,很不方便的現實是:有回收編碼不代表就能夠收集,有收集不代表真回收,有回收不代表做好分揀、再造。把這個過程視作血管,則每個環節必須打通,才不致貧血或爆血管,回收市場才有生命力,活得過來。
 
看到這,你可能對回收很灰。反而想說,過去幾年間,香港多了不看「價錢」、側重「價值」的人,他們堅持廢塑料不應全然是垃圾,譬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扭轉了社會價值的定義,為不少低價格的廢品覓得回收再造的出路。畢竟,路是人行出來的,有時候也需要「太年輕」的純粹。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要回收價值不高的廢品,總要有人分攤背後的成本,否則便走不出可持續的穩妥出路。這條數點計,日後再談。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0年10月1日 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