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資源枯竭 搭上「滅絕快車」?

2050年會是怎樣的世界?國際規劃、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做了預測。
 
人類活動影響 百萬物種瀕滅絕
 
那是個叫「後人類世」(Post anthropocene)的未來,環境和社會狀況都有改善,全球以「地球優先」,大部分企業擁抱綠色經濟圈,人人按各自的碳排放份額過活,全球氣溫增幅遏抑在1.3℃之內,海水上升幅度低於預期。
 
「後人類世」還是個沒垃圾的國度,海中、城市的垃圾被視作資源「開採」利用,95%的太平洋垃圾帶會清理乾淨,還開設了塑膠博物館,展出膠袋、膠樽、浴室黃色小鴨等時代文物……
 
這無疑是個烏托邦,但按人類「唔見棺材、唔流眼淚」的劣根性,大概非要經歷「明日之後」式的生態災難,才有可能痛改前非。奧雅納便預期,「後人類世」來臨前,北極會溶掉15%的冰雪、丹麥首次出現北極熊、澳洲山林大火大增六成(預測提早實現)、美國廣泛地區旱災及農作物失收頻仍……
 
說實在,近年生態災難的教訓還少嗎?簽了《巴黎協定》以為迎來曙光,沒料到美國退出協議,多國減排承諾跳票。世界氣象組織初步估計,2019年很可能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2或第3最暖的年份。聯合國去年5月的報告,更直指世上逾100萬物種因人類活動而直接面臨滅絕。
 
言猶在耳,亞馬遜和澳洲發生嚴重火災,前者威脅超過300萬物種的生存,後者已毁掉相當於45個香港面積的土地,超過5億動物葬身火海。香港情況好不到哪裏去,2019年是香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天鴿」、「山竹」連續登場,明示自然反撲的殺傷力。
 
奧雅納上月(12月)發表「2050 Scenarios」預測報告,以地球健康和社會狀況為兩大主軸的20個參數,探討2050年的四個可能發展情景。如果說「後人類世」過於樂觀,那麼「滅絕快車」(Extinction Express)則是悲觀的極致。
 
「滅絕快車」差不多是世界末日的同義詞,過度消費加速資源枯竭,生態系統瓦解,迫着人類要到深海及外太空開發資源。只有有錢人才吸得起乾淨空氣,上海、倫敦等大城市要蓋大型空中穹頂,隔絕有毒污氣;沿岸城市面對頻繁而廣泛的洪災,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各國互不信賴,隔離主義盛行,澳紐對外國學生緊關求學大門。
 
預支未來獲利 須為後世還債
 
在樂觀與悲觀中間,還有「綠色民主」(Greentocracy)和「人類公司」(Humans Inc.)兩個選項。前者重視環保卻社會發展衰敗,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化得以改善,但威權政府當道,基層人均居住面積只餘86平方呎,略高於香港公屋標準的75平方呎;人類普遍營養不良,要靠3D打印食物補充蛋白質。「人類公司」則延續經濟發展為先的思路,重經濟發展而輕環保,各國採取補救手段等治標方式,應對環保挑戰。
 
無論是哪個選項,這四個情景均預期未來的世界重心,會向中國轉移。就是說,屆時人類「食粥食飯」,中國因素不容忽視。不管如何,我們只得一個地球,無法有四個平行時空。2050 Scenarios羅列的想像,是讓大家為將來做明智的抉擇。
 
網上設公投環節,讓大家票選未來,暫時票數最多的四成人選舉「滅絕快車」,「後人類世」不到12%。票選結果縱使悲觀,但並沒有放棄的道理。因為當下正在享受「收成期」的幾代人,其實全部都是靠「預支未來」成為既得利益者,有責任為後代償還欠債。
 
 
延仲閱讀Arup 報告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0年1月11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