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玻璃樽


 
怎會想到,香港「催」煙處處,火魔法橫飛?
 
友人說起,全港一千五百個玻璃樽回收點,也許已成為製作汽油彈的素材補給站;我則好奇,火魔法亂舞,可會影響玻璃樽回收量?譬如說,可會有哪款玻璃瓶因為較適合做火魔材料,而添了一個「回收再用」的出路?
 
對於這個「純學術交流」,臉友積極回應,有人「大路」的表示,「聽說能扭蓋的最好,因為可以蓋回。」「啤酒樽,因為供應多(有關供求的市場經濟角度,也是學術交流)」;亦有看似頗有心得者提出大支裝青島,我追問是否容量大的緣故,對方答「樽(身)薄」。厚薄的確關鍵,有網友表示見過可樂樽跌落地而不爆裂(然後利申在大牌檔見到),當然「爆頭」另計。維基百科上也記載,「太堅固,瓶頸太長的玻璃瓶,如伏特加、香檳酒瓶等等」,都是錯誤選擇。
 
原來,玻璃樽選秀,有大學問。
 
言歸正傳,香港每日平均棄置291噸玻璃樽,以1噸二千個計,流落到衝突現場,可謂少之又少。再說,聽聞街邊的玻璃回收桶最近被當局抽走得八八九九,假如回收量真箇下跌,無處回收才是主因。
 
作為和理非,當然要奉勸勿訴諸暴力,更不要到回收桶取玻璃樽。曾經參與玻璃樽回收的審計工作,看到路邊玻璃品回收桶中,裝載最多(佔量八成)的並非玻璃樽,而是膠樽、鋁罐和生活垃圾;有些滿是餐巾紙、煙頭、膠袋和飯盒,要「眾裏尋樽」還得費點心神;也試過甫打開回收桶蓋子,便湧出上百隻「真 · 曱甴」,驚嚇程度不比汽油彈低(而且不止一桶如是);有一回,更掏出一個住滿蛆蟲的袋子,一隻隻胖嘟嘟,倘若直接扔出去,相信「殺傷力」也很強大。
 
那批我們觀察過的、上百個玻璃樽回收桶,總的來說衞生情況還可以,但論髒亂,路邊桶子因欠缺管理,情況有待改善。
 
香港好不容易,2016年才通過了《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的賦權條例,訂立了立法規管框架,並且由2017年回收約8000公噸,增至去年逾13,000公噸,預計數年後逐步向50,000公噸的目標進發,相當於每年回收一億個玻璃樽或50%的回收率。回收的瓶子磨碎後,約六成會製成水泥,兩成做環保地磗,餘下兩成用於填海等出路。聲稱耐用的環保地磚命途多舛,一來近日被挖出來扔,二來香港地下管線密度高,常常沒多久又要掘路,好端端的地磚也報廢。
 
飲料玻璃瓶本該可以重用多次,但偏偏本地沒幾個生產商這樣做,以致瓶子要「降級」成為地磚、水泥、海沙,現在還無奈地成為武器。
 
六七暴動的那個年頭,商台播音員林彬被真正的暴徒,以汽油彈活活燒死。大家都熱愛香港,汽油彈治癒不了傷痛,然而,林鄭政府若不回頭是岸,正視問題癥結,那麼光喊「止暴制亂」,即使不是火上加油,也是燃燒香港,愧對香港人。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11月14日《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