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人的綠色三角


網上圖片:https://images.app.goo.gl/AHVEJgHmQkuhEmRE7
 
這個綠色的三角形標誌,騙了大家近五十年。
 
這符號全球可見、深入民心,媲美可口可樂和Nike的商標;見着它,大家就知道要回收了。而創作它的Gary Anderson在1971年,也抱持這個想法。
 
1971年,美國的紙箱包裝公司Container Corporation of America舉辦學界回收標誌設計比賽,並以得獎作品向方興未艾的「地球日」致敬。而就讀南加州大學的廿三歲建築系學生Gary Anderson,不消兩日設計出這個家傳戶曉的原型。圖案簡潔,明示一種回收後再利用、生生不息的永續關係。
 
然而,為什麼說圖案騙人呢?
 
現實告訴我們,這循環不息的理想狀態,近五十年來從未成立過。以塑膠為例,其製造量及垃圾量有增無減,曾指2050年海裏塑料垃圾比魚多(以重量計)的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其出版的《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研究指出,全球塑料垃圾當中,只有14%被回收;掉進自然環境的高佔32%,相當於每分鐘一卡車的量;餘下的14%和40%,前者被燒掉,後者就被塞進堆填區。數字反映這三角循環的架構根本豎不起來,反而攤倒在地,形成一條失控的直線:即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棄置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
 
即使得到回收的14%,其實也經不起考驗。按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分析,這當中有12個百分點,無法循環再造出原來的產品,只能降級成為價值較低的物料,而且情形每況愈下;只有僅僅2個百分點的廢塑料,能變回等價製品。
 
理想不再,是因為欠缺支撐三角圖案的法規。例如很多企業長年反對生產者責任制,拒絕承擔應有的減廢及回收責任,反而開大水喉生產用完即棄的包裝製品,不然就是把自家肩上的責任推搪給消費者。而所謂回收,過去的操作,很大程度都是把塑料垃圾送到千里迢迢的發展中地區「處理」,眼不見為乾淨。
 
要誠實地面對眼前危機,我們不能再僅僅放大綠色標誌的「回收」環節,務須重視另外個兩個箭頭的角色,它們分別代表「避免產生」及「再用」。唯有這樣,才是貨真價實的綠色標記。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10月31日《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