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發放2017年的減廢成績單《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出港人平均每日扔掉1.45公斤垃圾,是199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環境局局長黃錦星2013年開出2017年1公斤的中期減廢期票,宣告無法兌現。
先別氣餒,以為香港人都是大嘥鬼,且留意以下圖表一高一低的走線 (圖一)。這張圖描繪了27年來香港「都市固體廢物」及「家居廢物」的人均棄置量。前者包含家居、工商業廢物的總量,包括遊客等因素,再除以全港人口;後者只算上家居垃圾,更能顯示全港250多萬個家庭的減廢實況。
兩條線清楚顯示,人均家居垃圾量在千禧年達到高峰後,便開始持續下跌,並且在2008年往後的十年間保持平穩,反映政府公民減廢教育有一定成果。相反,工商業的線圖自2011年起拾級而上,棄置量在2017年累計增長了14%。且把工、商、家居廢物量細分出來 (圖二),讓大家更能理解工商業廢物的脫序增長,其中工業廢物在2017年,竟較16年大幅跳升兩成。
圖表來源:環保署
資料來源:《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 2017年數據來源:統計處
數字說明了,香港人的廢物挑戰源頭,與失控的工商業垃圾有密切關係。
黃錦星2013年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提出2017年把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降至1公斤的目標水平,並且提出以下手段:在基建和法令上包括,興建廚餘廠、淤泥處理廠、綠在區區,同時落實玻璃樽和四電一腦等生產者責任措施,並且透過大型公眾教育「惜食運動」,對應我城垃圾量佔最多的廚餘。
現實是,以上基建及政策措施悉數延遲施行;「惜食運動」在家居層面起著實質減量效果,但工商業廚餘量僅在2015年下跌後,隨後兩年累計回升29%,再一次反映乏缺「棒子」的商界自願計劃,無從保證減廢成果。
如果說工商廢物失控,已經蠶食掉家居減量的成效,當局的減廢對策明顯沒有對症下藥,而自願計劃亦非良方;加上其他措施的大落後,2017年減量注定落空。
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2017年中宣布限制進口「洋垃圾」,進一步打擊本港粗放型、出口導向的回收產業。也因此,17年本港回收率進一步跌至32%,為1999年以來的新低。回收率下挫,意味扔掉的垃圾更多;而佔第二大廢物量的廢紙,去年棄置量便急增13%。
工商界顯然沒有承擔減廢責任,但我也得提醒市民責無旁貸。香港家居人均垃圾量縱使保持平穩,仍較台北和首爾高出40%和29% (立法會秘書處2017年3月文件《選定地方的家居廢物》),表示「同志仍須努力」。
黃錦星其實還定下2022年進一步減廢四成的長遠目標,意即四年後,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要減至0.8公斤的水平。在當下垃圾量不跌反升,要達致這個目標,難度更大。誠然,香港的垃圾增長已容不下我們放慢減廢腳步,當局應盡早落實以下措施:
一、廢物按量收費,遏止廢物增長;
二、推出中央收膠、廚餘回收及提供土地,完善回收配套;
三、加快落成環保園造紙廠和塑料再造設施,增加本地自主吸納廢品市場,減少依賴出口;
四、推出膠樽飲品容器等生產責任法規,讓污者負擔應有的減廢責任。
然而,香港過慣大花筒的消耗模式,即使悉數落實以上方案,最快也要在兩、三年後才能看到𥌓光。換言之,未來數年,我們仍難走得出廢物危機的困擾。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12月29日《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