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的路 友善的郊野

寫《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劉克襄最近跑來香港,幫忙修復郊野公園山徑。
 
修山徑步道不是修路工的職責嗎?怎麼要 操勞這位自然書寫作家?且聽他說一段台灣步道的心得。
 
他口中的修築步道,並非按個電掣傾倒 一車水泥就能了的事,而是一個深耕細作的過 程。修路人徒手築路,單單是敲打石頭的鏗鏗 鏘鏘,便很有感染力,能令路過的遊人明白足 下路徑的每一吋都得來不易,有時甚至換來一 句感動的「阿彌陀佛」。感動了,便能成就一 條友善的路。
 
這個說法似乎有點玄,容我們再來點來龍去脈。
 
台灣近年興起手作步道,以環境友善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自然工法修築 山徑,即盡量就地取材,從搬運石塊、敲打石頭、鋤泥、砌擋水石牆、鋪上落葉,全都是心 思、着着都是學問。舉個例說,修路人在動工 前必須對水流、坡度、土質和植被有綜觀的理 解,鋪砌出來的步道,才能避免水土流失。而 上乘的步道設計,又必須誘導公眾減少走岔路,限制人類足迹對大自然的破壞,要做到這 一點,還得懂一點社會心理學。
 
要修好一條路,擔擔抬抬、腰酸背疼、流 一身大汗是肯定的,但是這些勞苦倘若能讓公 眾結結實實的踏上去,換來滿足感,我會叫這做「修身」。認真地成就一段山徑,還有更深 一層的意義,那是對土地的關懷,我又會叫這 做「修心」。
 
至於路人看到,說出「阿彌陀佛」,多少 是受到這種利他情操所感染。所以,這「友善 的路」實在是觸動了人的善念,乃至對大自然 的愛。
 
跟劉克襄聊起香港的郊野文化,其中一個觀察是很多人把城市的生活習慣帶到郊野,以為把膠樽、食物包裝扔到垃圾桶,便理所當然有政府執手尾;而山賽愈辦愈多、參賽人數不 斷破紀錄,卻沒幾個人關心腳底下的路徑,還能承受多少踐踏?倘若缺了對大自然應有的尊重,便容易流於消費郊野。我想起劉克襄應敝機構邀請分享「郊野步道的最新觀察」時,說了一句話:「山徑,看到一座城市的文明」。
 
暑假時,我和家人到宜蘭太平山住上幾 天,走了幾條人工步道。當中一次,幾個小時 下來,我才好不容易湊到七件小小的垃圾─ 三個餅乾的獨立包裝、一個裝檳榔的膠袋、一 張便利店單據、兩個小膠袋。至於香港常見的 膠樽、紙巾,全部沒看到。
 
我提醒自己不會過於浪漫,以為台灣單 靠修步道就能治好人心,況且,滿地垃圾的郊 野,在台灣還是存在的。然而,自己動手修復 山徑、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看來也是我城不錯 的文明修煉道場。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7年12月1日《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