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綠惜活動再近一步

2月25日是去年入冬以來最凍的一日,大帽山氣溫最低2.9℃。這天我家機構在全港最高的山完成了一場六百多人參與的慈善夜行。當參加者離開荒野回到溫暖的家,同事和義工還在天寒地凍中執拾場地。這一天值得記住,還因為整場活動下來,我們收集到的廢物裝不滿兩個黑色垃圾袋;回收箱裡的廢膠和柑皮,分別只有一公斤和四公斤,而且都由義工親身送往回收和做酵素了。

 

辦一場綠惜的大型活動,說沒難度是騙人的,一般活動有的大型布幕、指示牌、餐飲、參賽者証書等我們都有,但就要想方設法,摸索減廢出路。

 

郊野常見的垃圾是棄置膠樽和食物包裝,最直接有效的減廢方法是不購買、不派發。而為了讓大家記得這是個無膠樽的環保夜行,我們事前給參加者發提醒信息;怕你不愛看文字,還請來「大帽山環保女神Celia」拍片現身說法;擔心不夠水喝,現場便安排斟飲裝備,甚至提供即煮的薑湯底蕃薯糖水,為寒冷中抵達終點的參加者添點暖意。反正就是盡量不讓參加者有使用即棄膠樽水的需要/藉口。

 

如果無可避免用了膠樽,現場放了寫上「雞乸咁大隻字」的膠樽回收箱,還有一隊回收大使宣傳和提醒,避免廢膠樽淪為垃圾。

 

其實,很多大型活動的環保大敵並非膠樽和包裝,而是主辦單位–尤其是董事局和管理層–的漠視。近年推廣戶外活動減廢,主辦單位往往手扳一攤,拋出一句「沒有/很少經費」,似是無能為力。但那些大中型活動的參加費卻動輒千元。收入以六、七位數字計,拿出合理數額來做減廢回收,過份嗎?請記得,我們誰都沒有糟蹋郊野的權利。不製造垃圾、減少碳排放,是辦活動的基本原則,何況我們已經陷入垃圾圍城、全球氣候失常的窘局了。主辦單位只要稍為改變舊有的思維,將原本收垃圾的錢調往做減廢、回收,而不是把垃圾混了回收物一腳踢往堆填區,由大眾市民代為承擔。

 

也因此,我們提倡報名無紙化,發放電子通行証和電子本感謝狀;現場的景點,透過安裝手機apps來接收介紹。指示牌材料來自回收的廢瓦通膠板;為了可以再用,牌上避免寫上年份日期。讓參加者領取食物的贈券前世是跑賽號碼布印製,可以用完再用。還有可再用索帶,以租用代替購買營燈、帳篷和睡袋等,遊戲攤位就用二手紙皮設計……

 

在減廢路上,我們一樣跌跌撞撞。例如為了減少提供小食的過度包裝,卻發現賣散裝餅乾買少見少;挑了大桶的家庭裝什餅,才發現內裡也有幾個錫紙包裝,成為活動中的主要垃圾。

 

「做綠惜活動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我問同事。

 

答案不是多花錢,而是多花兩、三倍的心機和時間。種種工序,全是心血。

 

這樣做值得嗎?

 

同事說那兩袋垃圾的成果,是最好的答案,也是最大的欣慰。若可以再少一點,當然更好。

 

我們辦的是中小規模的活動,相較對上千、上萬人次的大型盛事,減廢挑戰更大,願以此文,互相砥礪,共同探索減廢出路。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7年3月25日《明周》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