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6,向環保界友人徵集十大綠色事件的「關鍵詞」,收獲滿滿:泥頭山、武器庫、海漂垃圾、400PPM(二氧化碳濃度)、垃圾桶、郊野徑石屎化、微膠粒、三跑工程霸王硬上弓、棕土、給野豬一條生路、飲水機、血象牙,還有我的心水「樽港」。
這當然不是說日本的「津港」,而是指香港儼如廢膠樽自由港。
跟內地環保團體聊到香港廢膠樽氾濫成災,對方覺得不可思議。即使石油價格回落,回收膠樽在大陸仍然有價有市,未運到堆填區前,早被拾荒者撿走。台灣的綠色朋友也大惑不解,他們提到在佛教體慈濟提倡下,回收如同修行積福,膠樽都拿去打碎拉絲做毛毯和製衣材料,前者更成為救災物資,溫暖人間。
只是在我城,膠樽仿如無用之物,2014年回收率只有14%,棄置到堆填區的,每日平均有132公噸,約等於528萬個膠樽,如果把全年扔掉的廢膠樽連接起來,足以圍繞地球八個圈。這些數字,大家或者已看得麻木,但事實是,問題未見紓緩,隨著年初仁愛堂宣告結束環保園的塑膠資源再生中心,意味香港少了一個「回收的塑膠,不會扔到堆填區」的信心保証。預期政府公布2015年的最新回收數據時,跌勢未止。
有意競逐下屆特首寶座的退休大法官胡國興在政綱中直言,特區政府現行的塑膠料回收「名存實亡,徹底失敗」。「由塑膠物料的數量、回收點、運輸物流支援、回收收集中心、回收後循環再造等等環節,都缺乏配套。」胡官點出本地脆弱的回收環節,加上國際油價回落、內地經濟放緩,對廢塑膠的需求大減,進一步突顯「樽港」的窘境。
提出「樽港」作為關鍵詞,背後想描繪的,正是香港中下價回收品的縮影,也是對政府處理此一難題的考核。
胡官提倡盡早推出膠樽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PRS),這當然是對症下藥的良方。然而,我也當面提醒,廢物按量收費法例是推動減廢的火車頭,須與PRS相輔相成推行,同時理順回收通路,才有可能在減廢之餘,為中下價資源創造更大的回收價值。奈何政府的說法是,PRS的立法進程要待2018年前才檢討完畢,緩不濟急;至於廢物收費政策,最快2017年第一季才上立法會,一旦議會有任何差池,無法趕及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成立草案委員會,這個討論經年的政策將要推倒重來。到時候,無論是廢膠樽等中下價回收品,抑或是減廢工作,恐怕都會步入黑暗期。
樽港的矛盾,近年逐漸浮現,2016年更是倒退的一年。隨著2017年改朝換代,與其事後批評,不如預先提醒,期望黑暗將盡,樽港不再
明周 2016年12月31日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