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候選人齊撐守護環境 環團「為環保投一票」調查聯合發佈會

(新聞稿 2016年8月30日)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綠色力量、長春社、綠惜地球、環保觸覺及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聯合向候選人發出環保政策綱領問卷,就固體廢物、土地使用、填海及氣候政策等範疇作出調查,在全部候選名單(148張名單)中成功發出133份問卷,獲得62張名單回覆,回覆率為46.6%。不過,口講非絕對,我們亦統計過去一屆立法會大會、財務委員會及工務委員會中各項環境相關議題的投票結果,令市民看看究竟哪些候選人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工作成績。

 

過去一屆立法會於立法會大會、財務委員會及工務委員會中合共表決了27條環境議題相關的法案 (詳見附件1),我們按一貫立場將有關議題分類為「對環境友善」或「破壞環境」的項目,將議員的投票結局進行配對。

 

撇除議員不在席的議案,表現最好的為:(詳見附件2)
工黨、新民主同盟、馮檢基、梁耀忠、黃毓民、及葉建源,在有參與的議決中100%「對環境友善」,其次為民主黨、公民黨及梁繼昌,在所參與議決中,有其中一項與環團意向不相符。

 

表現最差的,則屬於:
盧偉國、潘兆平、謝偉銓、姚思榮、陳健波以及經民聯,除了回收議題外,其他的項目包括填海、郊野公園相關、廢物末端處理等都幾乎與環團相違,而民建聯、工聯會及新民黨都支持政府在填海及廢物末端處理的議案。

 

統計結果顯示,掌握不少票數的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及新民黨往往在投票時,都沒有從環保角度考量,無論再多其他理由,終究都是向政府的議案進行妥協,口裏說不,投票卻很誠實。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也稱:「今次的統計分析可清楚看到有政黨表裡不一,在投票時沒有考慮環保,即使他們是政黨的環境事務發言人,表面說反對工程破壞環境,但正式投票時卻很誠實。」立法會議員能夠表現出堅定立場,守護環境。

 

未來四年立法會依然需要處理大量與環境相關的議程,我們於8月12日起就廢物徵費、固體廢物、土地運用、保育與填海政策向各候選人進行問卷調查,表列如下:

 

table1

 

調查顯示,保護郊野公園,否決以此建屋、推動優先發展棕土、及減少私家車,推動以單車代步的政策,獲得壓倒性的支持,立場清晰。我們將在未來持續監察當選人,使他們在下一屆推動有關政策。另外,雖然增加膠袋徵費只有53.2%的支持度,但在全面禁止免費派發膠袋的問題上,支持度卻有近70%,說明可以逼使政府更積極推動減少膠袋的項目。綠領行動高級項目主任蔡家民表示:「本會之前進行過關於商戶違規派發膠袋及市民對派發雨傘膠袋意見的調查,發現香港的膠袋廢物問題依然嚴重,政府及議會絕對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積極。」

 

再者,從捍衛郊野公園、發展棕地、破壞大嶼山及拒絕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回應看來,候選人其實對政府大興土木有抗拒。事實上,香港欠缺具體的人口政策,沒有一個明確的人口指標,和一味考慮經濟發展,政府終究只會不斷需要覓土地以應付無限增加的人口,無視香港的承載力,將會不斷破壞我們的環境。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外國社會都視保護環境為重要的考慮,將可提升生活質素,希望整個社會都能重新環保。」 一如月前發表的「全球快樂報告」指出,香港的排名再一次倒退,下跌至今年的76位,為全球尾第18。說明除了經濟發展以外,香港必須考慮更多其他因素,包括生活質素,例如環境與空間,才能使香港人過得更加快樂。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目前全香港只錄得65條中華白海豚的蹤跡,是10多年來最低的紀錄,但政府仍準備在西部水域大肆發展,議員應該多點關注有關項目,並必須使政府先研究西部水域的環境承載量,再來處理填海問題。」

 

部份政黨或參與人在多番催促之下,依然拒絕回覆,包括新民黨、自由黨、工聯會,獨立候選人方面,何君堯、方國珊、徐子見、王維基等沒有回覆,民建聯則以意見書回應,但沒有正面回覆問卷。而功能組別議員更在成功發出的39份問卷中回收10份,回覆率只有25.6%,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稱:「這些拒絕向選民作出承諾保護環境的候選人,我們表示極度遺憾。」

 

香港要處理的環境問題越見嚴重,政府在處理氣候、能源、固體廢物、填海以及土地使用方面,都沒有長遠而全面的規劃,因此議員在議會內的取態都成為守護環境的關鍵,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呼籲選民認清今次的分析結果,在立法會投票日為環保作出明智的選擇。

 

讓全香港「為環境投一票」

 

附件3:2016立法會候選人環保政綱問卷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