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有局限 源頭減塑才是正道

(2023年3月11日 專欄) 近年掀起全球減塑潮,彷彿有望遏止塑膠污染,但《紐約時報》環保記者Somini Sengupta前陣子一篇題為「猜猜看?是更多塑膠垃圾」(Guess What?More Plastic Trash)的報道,潑出一大盆冷水。她揭示了「不方便的真相」:2021年全球合共用了1.39億噸即棄塑膠,較2019年大增600萬噸;至於高喊入雲的口號「回收、回收!」根本成效不彰,大部分塑膠製品的回收三角符號都是騙人的,「回收萬能論」說穿了是失能。
 
塑膠回收趕不上生產 流入環境
 
看淡減塑行情的,還有關注廢塑膠議題的Minderoo基金會,其最新發表的報告,揭示回收趕不上塑膠生產的「摩打腳」亂象,指出絕大部分即棄塑料最終會淪為垃圾,流入郊野或海洋。
 
我們都熟悉產品包裝上的三角箭頭,但是如果你以為看到它,便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塑膠製品,很有可能痴心錯付,因為那個標誌從來沒擔保過廢料可以妥善回收;或者像Somini那樣說得再「盡」一點:很多回收標誌其實都是騙人的。
 
代表回收的三角箭頭內,標示了1至7其中一個編號,分別代表不同的材料;然而,當中惟有1、2號的瓶子(例如膠樽水、牛奶瓶、洗潔精等容器),普遍能在美國「真.回收再造」,至於餘下佔上大多數的3至7號製品,卻會被回收商拒諸門外。為了確保產品名副其實,加州政府禁止無法廣泛回收的塑膠製品標示回收符號。
 
你可能奇怪,一樣是塑膠,何解回收再造商厚此薄彼,只愛1號和2號?說穿了,廢塑料成為全球環境挑戰,與其類目繁雜、輕身而佔空間這些特質大有關連。先談類目,雖說塑膠分7大類,可是生產商在應用時,卻往往會混進各種我們喊不出名字的化學物料,以調整材料的特性,製作出數以千萬計琳琅滿目的商品,應付各種消費需求。
 
不同質料混合 拖低回收價值
 
在商品研發上,這或許是聰明的做法,但從回收角度看卻是災難,因為把不同質料的廢膠混在一起,會令再造質量大打折扣,直接拖低物料的價值。試想像你是回收再造商,當然會挑用料較單一、供應量龐大的塑料品,例如瓶裝水(1號塑料)或牛奶瓶(2號塑料),因為處理其他回收物料,只會事倍功半。
 
然而,即使屬同一類別的回收廢膠,不同顏色也會導致賣價參差。透明瓶子可塑性高,最受歡迎,倘若混進了其他顏色,如同一窩粥加入一顆老鼠屎,會損害再造質量,這也是雪碧膠樽從綠色改作透明的原因;又例如黑色塑料包裝,無法被傳統光學分揀機識別,往往被當成垃圾,所以即使你好意把超市裝載食物的黑色托盤洗淨,投進回收箱,它仍然大有可能葬身垃圾場;紙包飲品盒用上複合包裝物料,增加了再造成本,所以大部分回收商寧可放棄。
 
「升級再造」比例 僅佔消耗量2%
 
進一步說,即使塑料真的有幸被回收,卻往往只能落入降級再造(downcycle)的宿命–即是變作質量較差的材料,或乾脆製成即棄產品。至於真正「升級再造」(upcycle)者,像是把塑料瓶變回飲料瓶,Minderoo基金會估計僅佔塑料消耗量的2%,比例微乎其微,所以別以為把塑膠投進回收桶就有好歸宿。
 
有關回收窘局,美國並非孤例。回頭看香港,在2020年只回收了11%塑膠,當中能升級再造的非常有限。Somini的文章至少提供了一個反省面向:基本的回收系統有其必要,但成本高效益低,只能算是笨方法;那麼,我們為何一直被灌迷湯似的,一味高喊回收?說穿了,這也是在支持大規模生產、消耗和棄置的發展模式,根本無法持續;相反,全球近年興起的源頭減塑、鼓勵重用/借用等,才是正本清源之道,不過這方面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都走得非常慢,堪稱龜速。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總監
2023年3月11日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