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第四權重要

(2021年07月09日專欄)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資深記者Richard Pallot六月下旬爆了一單震驚當地朝野的調查報導,上至首相約翰遜、國會議員、下至環保組織,遠至瑞典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相繼發聲,或譴責、或表示關注。
 
新聞的主角是國際電子商貿巨人亞馬遜,案發地點是其在英國Dunfermline的巨型物流貨倉,相當於十四個足球場大。
 
報導由秘密攝影畫面導入,帶觀眾走進一個鮮人聽聞的神秘部門。畫中人手執掃描器,先掃過一部簇新筆記型電腦的條碼,熒幕顯示的是「銷毀」(destroy)。電腦之後,再掃描電刮鬍刀、未拆封的新書、智能電視,甚至珠寶……同樣逃不掉被「銷毀」的命運。
 
畫面沒拍到的,還有全新iPhone、Play-Station、Dyson風扇、Macbook、iPad、Hoover吸塵機、航拍機,以及二十箱未開封的防護口罩,總量數以千計。這個很多人不曾聽聞的部門,我們姑且譯作「貨物終結區」(destruct-ion zone),專門處置棄置貨物。而「銷毀」一詞,猶如古代插在死囚背上的「斬」字牌,靜候秋決。
 
Dunfermline可等不及年度秋決。拍攝者透露,貨倉手起刀落的時間線,只得七天;而有待「處決」的目標貨物多達十三萬件。亞馬遜在英國共有廿四個物流中心,終結情況普遍存在。
 
大批等候發落的貨物,最終將被如何處置?記者跟蹤載走貨物的大卡車,一輛到了廢物處理中心,另一部則駛進堆填區和回收場。
 
前員工說,這些貨物約一半未曾開封,另一半是完好無缺的退貨。報導指出,在全球疫情下,留家上學的基層學子視電腦等電子產品為恩物,社會大眾也極需口罩等醫療物資,但該貨倉捐贈給慈善機構的貨物量,不及棄置量的兩成半。
 
好端端的貨物淪為垃圾,部分歸因於亞馬遜的倉存政策。供應商要存貨,自然要向亞馬遜付倉租,存倉愈久,費率愈高。在高昂租金與大筆退運費之間,很多供貨商寧可放棄貨物,特別是海外供貨商。
 
報導出街後,亞馬遜否認在英國把貨物送到堆填區,指企業致力零棄置,只有在最不得已情況下才會把貨品「能源回收」(energy recovery),即送進焚化爐。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Defra)強調「必須結束即棄文化」,警告未按「避免產生、重用、回收」等合理程序處置廢物者,或須面對法律行動。
 
消費主義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棄置的惡性循環,嚴重剝削和浪費資源,一直備受批判。ITV的報導揭示了亞馬遜跳過「大量消費」的階段,「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直接生產,然後丟棄。
 
亞馬遜的報導並非孤例。我們在香港工業大廈附近的垃圾站,見過各種丟棄物,包括以卡板計的膠樽水、未開封的雪糕筒、衣料、文具……社會局部失明,慣從生活層面談論消費過後的回收,頂多加進Freecycle。至於生產端的種種浪費,鮮成關注領域, 彷彿眼不見為淨。
 
感謝ITV的報導,拉闊大家對廢物前世今生的想像。
 
報導連結:https://cutt.ly/qmoDn76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21年07月09日 明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