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蘋果 膠粒遠離我?

微塑膠無處不在。首次有研究發現,蔬果逃不掉微塑膠入侵;其中在受檢測的蘋果樣本中,平均每克含有近20萬粒的微塑膠,就是說咬一口也可能同時吞掉數十萬粒,衝擊了「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固有健康觀念。
 
別以為微膠粒僅僅附在蘋果表面,吃前削皮就可安心。很抱歉,在此次化驗前,蘋果已經清洗、去皮。改吃其他蔬果會好些嗎?這個暫答不上,但並不樂觀。因為,該研究在超市、街市等商店購入日常食用的36個蔬果樣本,化驗後發現全部含有微膠粒,其中蘋果含膠量最高,每克平均有195,500粒,其次為啤梨,有189,500粒;蔬菜也不見得好到哪去,紅蘿蔔和西蘭花每克所含的微膠粒,分別超過十多萬顆。而在六類檢測的蔬果中,紅蘿蔔測出的微塑膠尺寸最細,只約1.5微米;把一根頭髮的直徑切開約66.6次,每份就是1.5微米長。
 
這份新鮮出爐的研究 “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edible fruit and vegetables. The first diet risks assessment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六月在國際學術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發布,推斷細小的微塑膠,是從根部登堂入室進入植物,最後送到大家嘴巴。
 
從此路進,其他蔬果及五穀主食均有被微膠粒入侵的風險,讓全人類進入全民「塑」食的風險年代。難怪該研究的學者在報告文首提出警告:「微塑膠的毒性未經研究完全掌握,故已成為當下的公共衛生關注。 」
 
過去,公眾關心微膠粒,大多集中在海洋生態領域,為鯨豚海龜魚類腸胃塞滿塑膠而傷感,但不知不覺間,微塑膠原來已海陸並進而至,後者影響可以更大。德國便有研究發現,土壤的微塑膠污染遠較海洋嚴重4至23倍。或許可在此宣告,世間再無淨土。
 
這份首個檢測出蔬果含微塑膠的研究,在討論環節提到,研究結果開啟了微塑膠對環境和醫療影響的新領域。於我而言,這無疑是打開了潘朵拉盒子,為環境和健康帶來威脅,不必白雪公主多咬幾個膠蘋果,也可預視厄運。大家若假裝時運高、看不見,到科學研究証據確鑿再行動,恐怕為時已晚。
 
微塑膠鋪天蓋地,個人用少個膠袋、自備膠樽、不用即棄餐具固然重要,但要求石化產業、包裝生產商承擔更多的走塑責任,才是治本之道。
 
在全球氣候變化下,大家都有共識要求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設定上限,何不在對抗塑料危機上,也該為塑膠 − 特別是使用周期甚短的塑料包裝 − 設定生產上限,藉此推動企業尋找塑膠替代品、改良包裝設計及強化回收系統等。唯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高喊 : 每日一蘋果,膠粒遠離我。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香港經濟日報 2020年7月11日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