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骨牌與木桶對陣

沒想到一年前中國宣告限制「洋垃圾」入口的禁令,威力至今未減,殺傷力更像倒下的骨牌陣般,席捲全球。最新的「受害者」,是台灣。
 
台灣近期最鬧烘烘的環保新聞,是指寶島淪為「世界垃圾場」,意思是,大陸閉門不納的「洋垃圾」,很多都轉往福爾摩莎去塞。僅僅是今年頭七個月,全球八十多個為找出口地抓狂的國家,已經把超過100萬噸、約四萬櫃的廢膠和廢紙運到台灣。
 
廢膠和廢紙雖說是回收品,但如果分類欠佳、雜質太多,便是低端廢品,很難循環再造,即使提取了當中的資源,難免遺留大量垃圾,換言之,入口回收物也可以是為出口國擦屁股,堪稱「一啖砂糖一啖屎」。與此同時,供過於求等因素導致島內回收市場幾近崩潰,回收價慘跌,受害至深的自然是基層拾荒者。這慘痛經驗,我們似曾相識。
 
自中國年初向「洋垃圾」關上大門後,發達國家便急着尋找入口地,但幅員大如中國尚且承受不起發達國家海量的低端垃圾,試問面積較細的東南亞國家又如何能夠?起初,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以為這是肥肉,紛紛加入接收,但最後都像骨牌般一一倒下,不得不跟隨中國步伐向「洋垃圾」說不。以泰國為例,截止今年6月,該國港口已緝獲三萬個貨櫃的塑料垃圾,當中部分虛報收發貨人資料,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蘇州屎」,迫得泰國實施緊急進口禁令。
 
筆者4月曾到台灣做分享,題目是「披着回收外衣的全球垃圾貿易」,其中一個報告重點便是低端垃圾的遺害,偏偏當局就是後知後覺。但願,台灣是最後一塊倒下的骨牌。
 
這並非主觀意願,規管全球有害廢物跨境轉移的《巴塞爾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其工作小組本月6日便討論了一項提案,要求在公約條款,加入管制塑料垃圾的內容。提案獲廣泛支持,並會提交來年4月的《公約》締約國大會議決。一旦通過,將可遏止塑料垃圾在國際間亂竄,尤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的垃圾。
 
如果說這篇文章上半部談的是骨牌效應,那麼下半部講的,其實是木桶理論。簡單說,木桶能裝載幾多水,並非取決於最長的那根木條,反而由最短的一根主宰,因為水都從那個缺口溢走了。低端垃圾能在國際游走,正正源於有國家願意做最短的木條,不計環境及社會代價去接收別人的「蘇州屎」。而《公約》的修訂案,正是要把所有木條一併拉長,以提高廢品貿易的環保門檻,堵截塑料垃圾崩堤。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9月20日《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