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硬 飽歷風霜 三十年不變


 
做電視節目,想帶個飲品膠樽做道具,結果被婉拒了。
 
這個膠樽是今年初在淨灘時撿到的,有整整三十年歷史。知道膠樽歲月,因為樽上留痕,印有漢城奧運紀念版的字句和圖案。節目製作單位大概以為瓶子飽歷風霜,提出「如果唔清楚見到品牌標誌都可以」;實情是,膠樽幾近完好無缺,大近視眼也看得出產品商號。
 
三十個寒暑過去,漢城早已易名首爾,但膠樽卻仍然是個膠樽。我想把廢瓶子帶去,就是要清楚告訴大家:「你化佢都未化」。
 
臉書曾有人留言,願出價100大元買下膠樽。我回覆說「好吸引。不過,我哋覺得攞個樽去做環境教育,效果更大。」說實在,香港遍地是膠,倘若你願意耐心去找,該不難覓到更多千秋萬世的古董膠樽,用不着花錢買。因為,香港2016年每天平均棄置的膠樽超過六百萬個。
 
說白一點,就是平均每一百個飲品膠樽,回收的不到十個,其餘絕大部分或淪落堆填區,或落入郊野,或擱淺灘岸,甚至成為海洋垃圾,變成鯨魚誤食的「點心」。
 
這邊廂有人願掏腰包收購膠樽,但諷刺地,在本地回收市場上,廢膠樽幾近一文不值。這不難理解,膠樽輕身,儲滿一架貨車,也湊合不到一公噸;算進司機、運費、油錢等物流成本,根本是一盤划不來的虧本生意,豈會有回收業者入場?這也解釋了為何即使你在屋苑、屋邨認真做好分類回收,絕大部分的清潔商仍會把廢膠當垃圾處理。
 
把廢膠樽扔到堆填區,不代表問題圓滿解決,別忘了,塑膠比你命硬,也比大家長命,長埋黃土,只不過是「無眼屎乾淨盲」般自欺欺人。也因此,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有人提出一個根本的詰問:誰製造問題,不是該由誰承擔責任嗎?於是,有國家開始要求製造塑膠樽的生產者回收自家製作的膠樽,這就是「生產者責任」法規的緣由。
 
「綠惜地球」分析了全球履行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的國家,發現膠樽的平均回收率達七成以上。而歐洲的德國更是模範生,回收率高達98%;至於亞洲的南韓,亦有95%的好成績。行文至此,你還記得香港的膠樽回收率是多少嗎?不到一成,與以上全球平均七成的數據,相距60個百分點。
 
香港政府正進行相關的生產者責任法規可行性研究,預計明年上半年有結果。可是說穿了,近兩年,全球減用塑膠運動打得風風火火,香港在膠樽政策上卻只能一直「追落後」。再講,明明該推的政策,我們卻仍然處於「可行性研究」的階段,是否有點羞家?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6月28日《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