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編年史

幾百年前,無論在東方抑或西方世界,垃圾桶都是個「離地」的陌生名詞,怎會想到垃–圾–桶也能成為新聞主角?

中國民間也有一個說法,指垃圾桶廣為人知,源於明朝有鴨蛋狀元之稱的黃士俊。這位狀元出身寒微,想向岳父借路費上京赴考,卻偏遇上從中作梗的勢利大媳婦,她跟岳父說:「借他路費,不如幫瞎子點燈」。岳父最後只送兩隻鴨蛋打發他走。然而,待黃士俊高中狀元後,大媳婦卻又來邀功,說這是多虧自己的激勵。後來,黃士俊為垃圾桶起了「愚嫂盆」的外號,諷刺嫂子狗眼看人低,故事就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說到底,在物質匱乏的過去,垃圾本來就不多,更別說用垃圾桶了。爸爸穿過的的衣履會留給孩子,哥哥穿完又給弟弟。破了洞嗎?縫補好再穿;破得不堪的,便拿去當抹布。相對於當下的消費年代,人們過去看待日常用品的心態,是盡可能反覆利用,延長使用時限。這樣的結果是,從源頭管制了垃圾的製造量,即使最後有垃圾,也達至最細化的效果。

說穿了,所謂的垃圾桶,其實是大自然。在農村,吃剩的不是用來餵雞就是養豬 ,哪來的廚餘?人畜的排洩物,也是滋養大地的絕佳肥料,根本不是垃圾。早年港英殖民地看糞便,兩眼發光,因為毗鄰的廣東農戶是糞便大買家,以1912年為例,合共為港府庫房進帳七萬多元,佔政府總收入的1%。

工業化是驅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拖著效率、消費、物質豐裕的車卡,到處宣揚「新的不來舊的不去」這種發展教義,愈走愈往極致去。所以現代人的牛仔褲未爛就扔掉,然後買條破個洞的款式,叫做型。

城市化之前,所謂的垃圾大抵可以透過第一產業回歸自然。但當人口增多,人們都搬到城市去了,土地變成石屎甚至石屎森林,結局是土地再發揮不出吸收的功能。就等如切斷了「自我消化」的鏈條,反而造成「消化不良」,這時排出來的再不是養份,而是真真正正的垃圾,也是要解決的大事。

垃圾桶,應運而生。

一路發展下來,城市垃圾愈多,還有難以降解的塑膠垃圾,於是垃圾面對兩條出路,第一是投到城市外圍,把河川、鄉郊、人家後園、大海變成垃圾桶;要不,就是愈加依賴未端處理的技術,透過堆填、焚燒的手段消滅,縮減體積。這兩條路愈走下去,大家愈知道是歧途歪路,無法持續,於是,多了國家開拓以源頭減廢、循環經濟為本的新路。至於這條路可以走多遠,還得看人類的智慧。畢竟,人類文明,其實是與垃圾抗爭的編年史;垃圾桶,只不過是其中一個戰場。

2016年7月23日 《明周》
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