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擴張非藉口 減廢要對症下藥

香港工商業廢物2017年增長失速,政府歸因於「本地經濟顯著擴張」。經濟擴張通常指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和遊客因素,用來解釋垃圾量失控很方便,問題就是太方便了。
 
經濟好 廢物增量不一定高
 
先說GDP,2017年本港GDP增長3.8%,但商業及工業的垃圾棄置量分別急增6.3%和20%,與前者完全不成比例。如果把時間綫往前拉長至2010年,可以看到本港在這8年間,只有3年的GDP增長高於商業廢物增幅,可見「經濟擴張」絕非解釋廢物增長的萬能key。
 
至於遊客因素,入境旅客從2010年的3,600多萬人次,激增至2017年的5,800多萬人次,跳升了62%,而同期的商業垃圾,亦大增37%,從趨勢上,遊客愈多,工商垃圾愈多,能夠理解。然而,過去8年原來也曾出現連續兩年遊客數目下滑,但商業垃圾量仍然高企的情形,說明商界在減廢上仍欠動力。
 
要認真研究香港的廢物情況,除宏觀看趨勢,倘能分析按年增減變化的細節,定能進一步理解問題根源,有利對症下藥。以工商業廚餘為例,8年間有3年成功減量,包括2010及2012年——這兩年遊客人數均出現雙位數增長,GDP亦相對強勢。「經濟顯著擴張導致廢物增長」這因果關係為何「失效」?當局一直沒為此說明。
 
旅客人數跌 工商廚餘竟回升
 
到了2015年,GDP相對放緩、遊客量下跌,加上政府熱推「惜食運動」,工商廚餘量遞減4.6%,當局曾為此減幅高調宣傳。然而,一年後本港經濟表現持續疲弱甚至更差,工商廚餘量竟告回升。究竟,我們該怎樣理解經濟增長與工商廚餘的關係?還是在缺乏強制措施支援下,「大嘥鬼」終究推動不了工商界真心減廢?可惜當局的說明僅止於「本地經濟顯著擴張」。
 
有法例作後盾,當然好。以廢玻璃瓶來說,為了在今年落實生產者責任相關法規,政府近年在公私營屋苑、屋邨擺放回收桶,建立回收渠道。劍及履及,2017年的玻璃棄置量較2015年減少21%,若細看分類,工商業界棄置量的減幅只及家居的一半,意味前者仍須努力。
 
然而,有法規不全然表示減量可期,以實施十年的購物膠袋收費為例,2017年棄置量竟較上年度大增15%,無論是家居及工商業環節,同樣錄得雙位數的增幅,顯示政策失卻積極的減廢效用。故此,在推動廢物收費等政策時,要引以為鑑,免重蹈覆轍。
 
這裏並非評價政策好壞,而是透過以上例子,說明認真看待數據的重要性。看到不足時,要理解因由對症下藥,而非迴避或找藉口;倘若看到的是成效,便應評估那是一時的「死好運」,還是真正摸索到成功的方程式。這樣才有助完善廢物管理政策。
 
台灣的環保官員和我聊起,當地官員曾有迷思,以為經濟增長,垃圾自然就多,如是者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垃圾量年年以雙位數攀升,導致垃圾圍島的窘境。及後積極推動減廢,終於破局,把經濟增長跟垃圾量脫鈎。
 
有效回收 經濟增長也可減廢
 
就是說,即使經濟增長,垃圾依然可以減量,而這背後,當然需要有效的減廢政策和回收配套。
 
曾幾何時,香港也經歷過經濟、垃圾量同步高增長的年代。然而,到了今時今日,倘若當局繼續選擇蒙上「經濟顯著擴張」這塊遮眼布,來說我城的垃圾故事,代表我們依然逃不出另一個「GDP」(Garbage, Disposal, Pollution)的迷陣。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9年1月12日《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