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全部都係膠


鄭重宣布,大家要認真識別塑膠回收編號。
 
這樣說,不完全為了減廢回收,而是要,搞清楚你吃下什麼、吸進什麼。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專家最近公布研究結果,發現檢測的二百五十九瓶膠樽水中,93%的樣本含有微膠粒,當中包括香港有售的Evian和S. Pellegrino。平均來說,每公升水含三百二十五塊小膠片,部分樣本的微塑膠含量更超過每公升1萬顆。
 
這些膠粒中,最多是5號膠(PP),佔54%;其次是屬7號膠的尼龍(16%)、6號發泡膠等膠料(11%)、2或4號膠的PE(10%),還有1號膠,來自經常被人喝完就扔的飲品膠樽(10%)。
 

 
你可能會說,怎麼從沒看到膠樽水中,有那麼多姿多采的塑料?原因是,這些微膠粒大部分細若柔絲,直徑較頭髮還小,難以察覺。至於膠從何而來?專家指,由於膠料的狀態主要是碎片而非纖維,推斷它們源於膠樽水的生產過程,甚至來自膠樽本身的物料。
 
行文至此,別以為不喝膠樽水,便可倖免。英國《每日郵報》偵查報道團隊,測試當地Sainsbury’s、Tesco等八大超市出售的魚類產品,發現全部樣本含有高量微膠粒:每240克魚塊中最多含一百三十九塊微膠粒。菜市場常看到的三文魚和鱈魚,分別平均測出七十五顆和七十二顆膠粒。然而,這研究最令人啞然的,卻是這些膠粒的最大來源──它們並非來自海洋,而是我們無法不吸進去的──空氣。
 
塑料durable的特性,也可以好terrible。它可以千秋萬載地留存,哪怕分解得粉身碎骨,也只不過是化整為零,變得更細、更輕,然後隨風而來,也隨風而走,落入食物(鏈)、或者透過呼吸道溜進身體,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誠然,現代城市的生活早教大家變成塑料籠牢的囚徒,無從出走,難以「絕膠」。但,我們總該可以拒用、少用「短命膠」:就是那些用完即棄、使用生命周期極短的塑料產品。這裏羅列常見的塑料用品清單,且看大家的「走塑」行動,可以從何開始。
 
心有餘力的話,一齊促請政府禁用發泡膠餐具、加快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的立法,要求連鎖快餐停用即棄餐具和超市減少過度包裝。畢竟,誰願當膠人。
 
朱漢強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2018年4月10日《明周》